第2部分(第3/4 頁)
吳剛道:我沒有說半點假話,你們可以去問鄰居的!
矮胖子從衣服中掏出一個牛皮紙信封遞給吳剛道:好吧,我相信你。這是你兒子掙的錢,你拿著給他。
吳剛腦子轉不過彎來,道:他掙的什麼錢?你們沒收了的髒錢?
矮胖子道:不是髒錢,是乾淨的錢。前不久的同學會你沒有來,由老田倡議,同學們捐錢成立了一個同學基金會,哪個同學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就對那孩子進行獎勵。今天,同學們託我老田把這錢送來。
在這篇小說裡,開始出現的兩個人,他們是做什麼的?他們說他們是公安上的。他們的盤問,也非常像是辦案人員的話。那麼,結果是,他們到這來做什麼?所有的結果,都應該與公安辦案的結果有關。
但是,結果與公安辦案上的事一點也不沾邊,完全不一致。
於是,幽默的效果就出來了。
2:不一致性的前半部分
不一致性的前半部分,最主要應該做的是,要激發起人們對結果的種種想像。對結果想像得越多,對結果越期待,那麼,聚積在幽默中的能量就會越大,幽默的最後效果就會越好。如果激發不起人們對結果的種種期待與想像,這個幽默的質量可能很差,甚至沒有效果。
我一直記得有個非常好的小幽默,最能激發大家的想像了。
小幽默:
小明問,爸爸,我寫好了一篇文章,往哪裡投稿好?
爸爸道:哪裡錢多往哪裡投。
小明想了半天,最後在稿件信封中工工整整地寫下一行大字:中國人民銀行收。
這難道不是一個非常激發人想像的幽默麼?它讓人對結果有無限多的想像。爸爸叫他往錢多的地方投,我們會想,小明肯定是往高階報刊投,或者大報大刊投。沿海報刊每千字數百元;臺灣的稿費是美金;《家庭》《知音》雜誌,都是千字千元的稿費……
那麼,小明不管怎麼投,也是報刊吧?
結果人家小明更聰明,選擇了中國人民銀行。
我有一個幽默小說,也很能激發大家對結果的想像:
秘密盒子
馬榮非常不喜歡妻子王英這一侵犯他個人隱私的壞習慣:她要偷偷折看他的一切信件。事情也很難辦,門衛就在進大門的地方,所有的信件都在那裡,妻子下班回來問,有沒有馬榮的信?門衛說,有!王英就拿了,回家就折了看。馬榮發現信被拆後強烈抗議,說她侵犯了他的隱私。而王英說,我們是倆口子呢,要不你晚上不要侵犯我,你侵犯飯廳的椅子去?
馬榮就嗆得出不了聲。
那次閒得慌,馬榮生編了篇《暗戀朋友妻》的習作,給某某雜誌投去,三個月後給退了回來。這封隱藏了馬榮個人隱私的信也被王英在門衛那拿到了,拆看了!這還了得!王英等馬榮一回來,就立即審問他他暗戀了哪個朋友的妻子了?馬榮脖子紅大了幾倍說是生編的。馬榮對王英說,你看我編得好一廂情願嘛:我暗戀上了朋友的妻子,應該是她喜歡什麼我就應該為她做什麼。可是故事完全寫反了,分明是我暗戀她,結果卻成了我喜歡什麼,她滿足我什麼。我喜歡抽好煙,你看她衣服都捨不得給我買,給我買了一條好煙,還說她看著我抽著煙非常有男人氣她很舒服,非常喜歡聞我滿嘴的煙臭;我好喝酒,她經常請我下館子喝酒;我喜歡打幾手牌,她就掏錢出來和我合著打,贏了是我的,輸了是她的;她還在家生事,硬從老公那裡摳出幾千元,請我飛了出去旅遊。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天下哪有這麼蠢的女人?
王英絕對不信。
她在他們的朋友中反覆對照尋找馬榮暗戀的這個女人,每一個像,每一個都不像,弄得她頭都大了,天天在家與馬榮生事鬥嘴。馬榮無限煩惱。
馬榮想,這一切,都是因為王英愛拆從郵局給他寄來的東西緣故。他決定要教訓她。
這個星期天,馬榮去鄉村中走了一趟。夏季的鄉村,生靈們都在拚命地繁衍後代,小生命們也在拚命地瘋長。馬榮看見各種鳥兒都忙著在田間捉蟲,飛回松林裡的松上喂他們喳喳叫著的孩子。馬榮將一個紙盒放在一叢刺下,握著用一米多長的細竹接長的剪刀剪下一個東西落入紙盒,然後他迅急地蓋好了紙盒,走了回去。
他走進辦公室,精心地進行了包裝,還從一些舊信封上找了些郵票貼在上邊,不管怎樣看,這盒子都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寄給他的。
。 想看書來
怎樣做幽默家(原創幽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