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引子
引 子
名著就是名著,國學就是國學,傳統就是傳統,中華民族就是中華民族。
不認不行,不服也不行。
胡昑這代人是從小看電視裡孫悟空鬧天宮打妖怪,豬八戒貪吃好色好分行李,妖魔鬼怪天天算計吃唐僧肉長生不老,聽著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哼著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懵懵懂懂隨波逐流長大的一代。總覺得天兵天將挺肚撇嘴,天宮大仙兒無所事事,玉皇大帝道貌岸然,諸如這般,影響胡昑到如今。
時至今日,成功不敢說,胡昑反正是家齊了,國治離著還遠點兒,天下平更不著邊兒了。胡昑就是希望心情好點兒,收入高點兒,工作閒點兒,別人敬著點兒。誰讓他胡昑從一窮二白衣食無靠,孝父敬母有心無力,到現在住有房行有車,嬌老婆乖孩子,投基金套股票,穿名牌戴手錶呢!
可是,社會總是故意跟胡昑做對似的,害他的小人總那麼多,領導總是那麼有眼無珠,天總是那麼低,心也越來越焦躁不安。
問題在哪兒呢?
為了探究這些問題,胡昑一頭扎進了中國傳統經典。
直到有一天讀到了――《西遊記》!
西遊記不就是西天取經嗎,天宮不就是被用來鬧的嗎,一路上不就是降妖除魔嗎,孫悟空不就是本事大嗎,實在打不過不就是找大仙兒幫忙嗎,不就是……
噫!正是這個“不就是”害人不淺啊!
“不就是”後面的潛臺詞,可能就是“那誰不知道啊”、“那有什麼了不起啊”!
我們犯的錯誤,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而是因為我們自己以為知道。
回頭想想走過的路,再看看西遊記,汗顏啊!
老祖宗幾千年前說過的話,胡昑看過,智商不行,悟性也差點兒,一時半會兒看不明白悟不透。可幾百年前這位老祖宗,最直白的語言,用最生動的故事,講的很清楚,社會就是社會,規則就是規則,人就是人,路就是路,他胡昑,僅僅是個凡夫胡昑而已!
孫悟空“心猿”鬧天宮,正是因為他的心不安份,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孫悟空是個新出道的,既然是道中半仙兒,怎麼也得經歷經歷吧,要不怎麼懂得規矩、成得了老仙兒呢?不懂規矩就得碰腦袋,這麼簡單的道理,可孫猴子那麼鬧騰,是本事呢,還是不懂事兒呢?
唐僧領的都誰呢,胡昑後來才明白,竟是“悟空的嗔、八戒的貪、沙僧的痴、唐僧的疑”,“貪嗔痴疑慢”難道是阻止眾生不能成佛的“妖魔”嗎?原來取經團不是四人而是一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西天路上妖仙魔邪,那些妖魔是從哪兒起的呢?
這些魔緣何生,如何滅呢?
真經在哪兒呢?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孫悟空由妖猴得道而飛昇天宮。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這個職場新仙兒怎麼上道兒呢?怎麼“法”職場的“自然”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不遠人,可離非道也,只要有凡夫在的地方,不管是黑道白道灰黃道,都得有個“自然”規則,沒了規則就不是道兒了。得道飛昇到了天宮,都得請玉帝給找個工作,天宮老闆玉帝管幫大仙兒可不簡單,還得靠規矩,這規矩究竟是明的潛的,有多深呢?胡昑凡夫怎麼能和群仙兒畢至的天宮“合一”而融入職場呢?
孫悟空被困五行山而由道歸釋,開始了心靈之旅。
緣起性空,拔苦予樂。
職場老仙兒,生活的目標在哪兒呢?混日子是為的什麼呢?幸福又在哪兒呢?
為什麼要取經呢,為什麼是唐僧師徒四眾呢,為什麼呢?如來佛智慧無邊,看見東土貪淫樂禍,追名逐利,口舌兇場,是非惡海,如何救芸芸眾生於水火苦難呢,又如何在天宮道家地盤兒推廣自己的佛法呢?胡昑取的職場真經又是什麼呢?佛畢竟是佛啊!南無阿彌陀佛!
現如今,胡昑想從大鬧天宮看看自己心高不高,從出來混這十幾年看看這真經好不好取,從天庭內幕看看職場無形的規則灰網,也從如來老人家那裡學幾招兒……
咱也給和諧社會出點兒力!
戊子年季秋晦前五日
2008年10月23日
內容介紹
天宮總公司董事長玉帝藉助老君始創的道術,滿足了凡間百姓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