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王衡道:“汝父德曜十餘年前來見過我一次,他倒是個謙謙君子,我很喜歡。”
王衡連忙拜謝,王叡能夠得到陳寔一言之贊,已經是很大的榮耀了。
陳寔笑道:“不過汝父成就當不如汝了,日後光耀王氏門楣者,非汝莫屬!”
這個讚語就更是非同小可了,王衡遜謝不已。
陳寔道:“如今老夫每日所讀者,皆汝之所創印刷書籍,此乃千秋之功,必名垂青史矣!”
陳寔神情嚴肅,顯然並非虛言,對王衡這樣一個少年後輩,他也用不著恭維,一邊陪坐的他的幾個兒子和孫子也都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王衡只能拜謝不止了。
隨後,王衡又將鄭益介紹給了陳寔,聽說鄭益是鄭玄的兒子,陳寔對他也頗溫言勉勵了幾句,他說對鄭玄的文章人品一直也都是很欽佩的,兩人也是十幾年前見過一面,不知道此生還有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說到這裡,陳寔的神情有些疲憊了,而他的話裡也充滿了不祥的意味,王衡連忙恭祝陳寔長命百歲,陳寔只是淡淡的擺了擺手,神情中滿是看透世事的淡然。
陳寔的大兒子陳紀看到父親神情疲憊,向王衡、鄭益告了聲罪,便讓兒子陳群扶著父親到房中歇息了。
王衡和鄭益便與陳寔的幾個兒子重新見禮。
陳寔有六個兒子,曰紀、政、洽、諶、光、信,現在除了老三陳洽出門有事之外,其他五個兒子都在堂中陪客。
陳寔六子皆有學問,其中尤以長子陳紀、四子陳諶以品行高潔著稱於世,與父親陳寔並稱三君,王衡也一一向他們表示了仰慕之情。
又坐了片刻,王衡便和鄭益一起告辭了,今日來拜訪陳寔,了卻了父親的一個心願,他自己也見到了陳群,算是和他有了一些交情,也就勿須久坐了。
今天最大的收穫應該還是陳寔對王衡的稱讚了,以陳寔的名望地位,他的讚語對王衡的名望將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在繼續西去的路上,鄭益見王衡一直有些愀然不樂的樣子,問其原由,王衡道:“方才太丘公語帶不祥,我恐天不假其年也。”
剛才陳寔的話,鄭益當然也注意到了,他隨父親鄭玄學過占卜之術,當然也知道許多老人在將要去世之前,都會有這樣不祥的言語,今日見過了陳寔的風範,他同樣對這位學問、人品堪為當世楷模的可親老人,充滿了敬仰,他當然也希望陳寔能夠長壽,不過此時他也只能默然了。
過了良久,鄭益問王衡:“叔平,我們還要去哪裡?”
這一次與王衡出來弔孝,對鄭益來說是一次開闊眼界的旅途,他見識了許多壯麗的河山,也見過了許多當世的英才,這對他以後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好處,因此他對後面的行程也有了期待。
王衡回答道:“前面不遠便是潁陰了,潁陰荀家英才輩出,我等路過潁陰,不可不見。”
對潁陰荀家的大名,鄭益當然聽過,一聽到要去潁陰荀家,他也是雀躍不已。
54 至誠君子荀文若 不拘小節戲志才
一行人來到潁陰縣,當他們詢問起荀家所在時,被詢問到的那人很熱情的親自將他們帶了過去,他看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百姓,可是在禮節方面也做得很好,讓人不禁感嘆,與荀氏同鄉的也大都是君子。
荀氏族人大都住在高陽裡,這個裡地處潁陰城的西部,原來的名字叫做西豪裡,後來縣令以荀氏八龍與高陽八賢相合之意,把這個裡改名為高陽裡了。
高陽裡中,住的也大都是荀氏族人。
進了里門,王衡隨意叫住一人相詢,他也是荀氏子弟,他聽說王衡一行人是來拜訪荀爽的,很熱情的帶他們去了荀爽家。
荀爽是神君荀淑之子,兄弟八人皆有才名,被稱為荀氏八龍,荀爽排名第六,他也是荀氏八龍中最著名的一個,號稱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如今荀氏八龍大都物故,荀爽也便成了荀氏族人上一輩英才中碩果僅存的人物了。
荀爽正好在家,看到王衡的名帖之後,他也在家裡見了王衡和鄭益。
荀爽今年剛好六十歲,他膝下無子,只有一女名荀採,嫁給同郡人陰瑜為妻,嫁過去兩年之後,丈夫早死,荀爽體恤女兒孤苦,想要將她再嫁,可是荀採不願再嫁,欲為夫守節,於是自縊而亡,自縊之前還匆匆在白綾上寫下了“屍歸陰”三字。
荀採為夫守節的事情被寫入了列女傳,可是此事也成了荀爽一輩子的痛。
如今荀爽並無後人,因此他的侄兒們會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