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今年年近四旬,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他相貌堂堂,頷下一部長髯飄灑,讓人一見便心生敬意。
第三位對王衡來說就更是大名鼎鼎了,他便是袁紹,他的名字在現在或許還聲名不顯,而且他的身份也只是大將軍何進的幕僚,可是對於熟悉歷史的王衡來說,卻知道他在幾年之後便成為了一代梟雄,雄踞河北數州,如果不是遇上了曹操這個BUG般的對手,也許這個天下就是他的了。
袁紹三十餘歲,同樣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至少從相貌上來說,這三位都是極好的。
除了這三位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負責宣旨的小宦官,名叫李全。
這一次王叡、羊續等人平定南陽之亂,光復帝鄉、帝陵的功勞是極大的,特別是平亂速度實在太過神速,只用了一個多月,讓帝鄉、帝陵不至於長陷亂軍之手,所以漢帝劉宏在爵位上這一次還是非常慷慨大方的,荊州刺史王叡被封為臨沂侯,食邑三千戶,南陽太守羊續被封為平鄉侯,食邑千戶,其他有功將士也各有爵位賜封。
一次一萬餘人的叛亂被平定,就封了一個縣侯,一個鄉侯,漢帝出手還是很大方的,不過在錢財的賞賜上,他就沒那麼大方了,所有賞錢加起來只有五百餘萬,可以稱得上寒酸,不過大家也都知道現在朝廷的日子難過,是確實沒錢,所以也不計較了,幸好王叡提前已經用繳獲的戰利品賞賜了有功將士。
頒完聖旨之後,幾位頒旨大臣也就沒那麼嚴肅了,劉焉微笑著對王叡和羊續道:“臨沂侯,平鄉侯,這便要恭喜二位了。”
王叡和羊續連聲稱謝,鍾繇和袁紹也分別向二人道喜。
王叡命人賞錢給小宦官李全,然後擺下酒宴,招待了幾位頒旨大臣,護送頒旨大臣們來南陽的軍士自然也有酒肉犒勞。
本來羊續是東道主,不過他一向兩袖清風,自奉甚儉,因此這頓酒宴由王叡請了,小宦官李全倒也知趣,沒跟這些大名士同席,自去跟那些軍士一起喝酒去了。
陪同這些大臣們的除了王叡的掾屬之外,還有王衡,這是劉焉專門指定的。
席間飲的酒自是上好的武陵春,王叡軍中倒是沒帶酒,不過宛城也有通江商號的分號,王衡讓韓達前去,調一些酒過來自是不在話下。
劉焉等人在雒陽當然也喝過武陵春酒,知道此酒貴重,對王叡的安排很是滿意,一直談笑風生,只有羊續一直默默無言,也不飲酒,只是吃著自己面前的食物。
眾人也知道羊續的性格,他對官場上的奢侈之風極為憎惡,自己平時吃飯也不飲酒,食物很簡單,今天這個樣子,已經算是很給幾位朝中大臣面子了,若是依他平日的性格,席間有武陵春這樣貴的酒,他最少也會拂袖而去,絕不會留在這裡。因此,眾人也都不以為忤。
他們不知道,羊續今天之所以這麼安靜,是因為王衡提前就給他做過功課,他告訴羊續,這武陵春酒的成本其實很便宜,之所以賣這麼貴,就是因為想要賺那些有錢的權貴豪強的錢,然後用來做善事,賑濟饑民。
羊續透過這段時間與王衡的交往,也知道他不是個虛言之人,他也聽說過王叡在武陵施粥賑濟饑民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知道王叡不是個貪財之人,這一點從他將那些巨量的戰利品毫不猶豫的就全部交給了自己就可以看出來了,所以他馬上就相信了王衡的話。
既然如此,他當然不會在今天的酒宴上發飆了,不過他也不會飲酒,這是他自己的原則。
雖然羊續沒有說什麼不合時宜的話,可是他與酒宴上的其他人格格不入,倒也讓酒宴的氣氛越來越沉悶,幸好羊續自己也不想呆在這裡,在吃完了自己面前的食物之後,他便推說郡衙裡還有事情,告罪之後離開了。
按理說,羊續的這一行為是比較失禮的,不過席中人都知道羊續的個性,對他的操守人品也都是很敬重的,所以沒一個人有意見。
相反,羊續一走,酒宴的氣氛馬上就熱烈起來了。
王衡一直觀察著這一幕,他在心中感嘆道,果然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羊續太過清廉自守,弄得別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他相處了,中國幾千年都在傳頌著像他這樣的清官的故事,可是實際上,官場卻一直都在排斥著這樣的人,導致清官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想到這裡,王衡有些慚愧起來,自己這算不算是同流合汙了呢?
不過這也只是一瞬間的感慨,王衡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的情緒,繼續打起精神來陪這幾位相當重要的客人,他們對王衡的將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