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4/4 頁)
外骨骼能源問題?先前他在澳洲的新型電池突破,三十倍容量都能解決。
他拿到了定製的電池,重約二十公斤,將它安裝在外骨骼背後,模組化的設計使得它像防彈衣一樣保護後背,而在電池穩定性上,即便被子彈擊穿,它也不會起火、爆炸。
全部準備完善後,安揚在助手的幫助下穿戴。
協助他工作的幫手,都是受安氏工業集團聘用的員工,簽署了保密協議。
花了幾分鐘穿上,他已經變成機器,在手臂、兩腿外側、後背脊柱都有緊貼著的外骨骼,它整體由九大部分助力系統組成,分別是兩處斜方肌,兩處肱三頭肌,脊椎,大小腿四處。
它的小型的助力系統也非常的多,比如手指頭關節,它雖然細微,但卻是使用者抓取力量的重點,同樣設計有精密的傳統系統;在肩窩的位置,還有專門預留給射擊時抵槍的模組。
智慧說:“啟動後有兩種模式,節能和戰鬥。”
安揚啟動了外骨骼系統,選擇節能模式,智慧介紹:“在節能模式下,電池將維持40到45個小時的執行。”
“現在你可以展開行動測試,小幅度的。”
旁邊的助手盯著電腦,正在接收從感測器上回饋的資料。
安揚展開手掌再握拳,沒有平時那麼靈活,但也不是被機器控制的僵死,智慧晶片很好的協調了他的動作,只需要花點時間適應,他就能習慣連動動手指頭都有助力的模式。
接下來,他邁開腳步。腳底下墊著外骨骼片,也是得益於智慧晶片的最佳化,步伐上與平時沒什麼差別,就是隔著靴子和底片,對大地的感覺弱了幾分,當然對走路是沒什麼問題的。
且因為外骨骼整體質量超過40公斤,設計上將重心往下移,導致走起來的感覺非常穩,俗話的就是下盤有力,扎出馬步讓人來推他,卻仍舊是穩穩當當的。穩定性很讓他滿意。
智慧報告資料:“系統回饋時間都在毫秒級別,符合預設標準。”
“很好。”安揚滿意,這意味著系統的反應,已經能夠與肢體動作一致,不會存在出拳了,力氣慢半拍才到的尷尬。
“複雜動作測試。”智慧說。
光是能走能動還不行,蹲下、起立、急轉、躲閃等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