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界,哈絲娜算開放的了,她敢拋頭露面,敢穿時裝。
中東落後的山區,女人要穿那種一身黑,只露出兩隻眼睛的“布卡”,連與男人眼神對視都不被允許,你無法想象。
但安派的盛行,正在改變落後和愚昧。
智慧有統計顯示,目前安派的信眾已經突破兩千萬人,不光是伊拉克當地,鄰居伊朗、敘利亞都有信眾。
有這個兩千萬的基礎,今後將會傳向任何擁有神教的國家。再因為安派的強大,它慢慢會取代其它教派。
十億信眾,並不是誇張。
回到當前,為了慶賀這一個月多來的勝利,安揚將進行演說。
他並不感興趣,因為已經進行過,核心無非是“有序進步”四個字,但卻要費心思去講通俗故事。
他能預料到時候肯定是鬧哄哄的,他只想完成本職工作。但讓這塊區域恢復平穩,恰好是工作內容。
不管喜不喜歡,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訊息很快流傳出去,並且得到比想象中還要熱烈百倍的關注。
智慧監控到周邊多個國家,伊朗、土耳其、敘利亞等等地方,有條件的人都自發要前往,參與這一盛會。
安揚原本是計劃小範圍的進行,但卻沒想到越傳越廣,竟然被搞成了朝聖般的熱鬧規模,無數人從四面八方趕來。
當安揚乘坐的軍車抵達摩蘇爾時,公路兩旁早已被人群圍得水洩不通。
窗外是黑壓壓一片的人群,完全數不過來。據統計至少有一百萬人,全部擠到這座城市,翹首以盼。
他們多以年輕人為主,安派宣揚的與時俱進思想,更世俗化、崇尚自由的觀念,也更多的被年輕人接受。
年輕人是最關鍵的部分,是未來。他們自發的聚集到此,熱切的目光齊齊望著車隊前來的方向,期待著。
青年白沙爾望著密不透風的人群:“糟糕,待會什麼都看不到了!”
同伴伊姆蘭讓他放心:“沒關係,即便我們看不到先知,先知也會看到我們,聽到我們。”
白沙爾只聽說過沒見過,有些遲疑:“真的嗎?”
伊姆蘭警告他:“不要試圖去懷疑任何先知的事情!他知曉一切,他所帶來的都是安拉的真理,你會明白的!”
白沙爾咕噥幾聲,他很感激先知拯救了大家,但讓所有人都看得到的神蹟……說實話讓人不得不懷疑。
沒來得及多問,車隊已經出現,人群的激動瞬間爆發,維護秩序的反抗軍士兵壓力驟增,指揮官不得不臨時增派兩倍的力量來維持。
因為隊伍幾乎望不到頭,並且是開創先例的男女同場,這正是安派的精神:大家都是平等的,都為自由而戰,都值得尊重。
整個城市的年輕人擠到了這條路兩側,從空中看更為震撼,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像忙碌的蜂巢。
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在一處,車內的安揚揮了揮手,窗外便爆發熱烈的回應和歡呼,有無數人拼命地往前擠,秩序差點就失控。
如果真的要形容的話,這一幕就像他在電視上看過的,羅馬教皇訪問外國時,無數信徒雲集、禱告的壯觀場面。
或者像當年小鬍子檢閱時,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行納粹軍禮。現在則換成了無數聲狂熱的:安拉胡阿克巴。
若論現代宗教的狂熱和信仰程度,神教絕對是排首位的。身為還活著的“先知”,你可以想象現在上百萬人的熱鬧。
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元首,都無法讓民眾如此狂熱。
安揚感覺自己就像是搖滾巨星,這裡都是他的狂熱腦殘粉……但這些粉絲會堅定不移的追隨他,為他灑熱血。
只是這股極度的崇敬,也給了衛兵非常大的壓力,坐在他身邊的哈絲娜,緊張到額頭出汗,時刻留意著無線電通訊。
人群已經多到無法控制,萬一有叛徒藏在裡面,想搞些事情……不敢想象,他們必須提高警惕。
車隊接近目的地後,停了下來。
街道外群眾的激動情緒完全爆發,他們目光集中的地方,車門被如臨大敵的衛兵開啟,安揚走下車來。
他站到隊伍前面,無數道雙目光集中到這位大鬍子,戴頭巾的聖人身上。他朝人群揮了揮手,人群的響應聲就像炸雷一樣轟隆隆的。
他與最前面的群眾握手,還特地與女士握手——在以往的規矩裡,女性是不能與陌生男性握手的。
但他今天就這麼做了,開創了先河。
他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