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部分(第1/4 頁)
錢孝成同樣也在看著正在離去的於孝天一行人,聽到了熊文燦的問話之後,不由得苦笑了一聲道:“此人非池中之物,想要將其完全控制,恐怕會很難!”
熊文燦冷冷的望著前方正在緩緩退去的於孝天一行人:“是呀!此子雖然表面粗鄙,但是卻實質上心思縝密,此次招安幾乎佔盡了便宜,真不知本官這一次做的是否是對的!”
錢孝成看到熊文燦心情不佳,於是便勸道:“大人也不必過於擔憂,雖然學生不否認此人乃是一個梟雄,但是隻要我大明還在,此人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只要大人對其恩威並重,用好此人的話,那麼此人終歸還是大人的一個助力!只要他答應招安,那麼接下來大人只需略施手段,難不成還收不服他嗎?”
熊文燦扭過頭看著錢孝成,滿臉肅然的問道:“此話何講?”
錢孝成微微欠身過去,在熊文燦耳邊如此這般的低聲說了一陣,熊文燦聽著聽著緊鎖著的眉頭,漸漸的舒緩開來,最終笑道:“妙計!確實是妙計!如此一來,何愁此子不跟我同心!就這麼辦好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熊文燦的小動作
轉眼間兩個月的時間過去,時間眨眼間便到了七月中旬,在這段時間,於孝天趁機巡視了自己控制的各地,並且傳令各部,暫停了對陸上所有的襲擾和攻伐,全部撤回各自臨時的泊地待命。
混亂了一年多的福建沿海一帶,至此才算是徹底安靜了下來,不過在於孝天未能接到聖旨之前,海狼也並未馬上撤離沿岸各個地盤,只等朝廷誥封下來之後,才能正式履約。
而在於孝天和熊文燦打成協議之後,李宜立即便暗中給熊文燦送了五萬兩白銀過去,作為熊文燦為此事打通關節的耗費之用。
熊文燦毫不客氣的便收下了這些銀子,馬上親筆寫了奏摺,並且派親信人員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將奏摺送入京師,並且令京師之中留守的家人開始四處活動送禮,打通各種關節。
畢竟這件事不是小事,招安一方巨寇,居然要丟擲參將之職,在大明目前還是極為少見的事情,有人要是對此故意作梗的話,那麼這一次熊文燦的招安大計恐怕就會打了水漂。
所以熊文燦一點也不敢怠慢,調足了銀兩,在京師灑了下去,最終到底還是疏通了各種關節,將他的奏摺給批覆了下來。
隨即朝廷方面也擬出了誥封聖旨,一同送往了福建,在熊文燦親信手下的日夜兼程之下,將聖旨還有朝廷的批覆給送回到了福建。
於孝天這個時候,卻已經在圍頭灣的高浦所靜候這個訊息,聖旨送到福建之後,熊文燦立即便安排人陪同宣旨的太監送往了泉州府。
當宣旨太監抵達泉州府的時候,有人早已將訊息送到了於孝天手中,於孝天這次也沒有怠慢,立即便啟程前往泉州府聽封。
現如今於孝天接受招安的事情已經早就傳開,所以於孝天雖然還沒有聽封,但是實質上也已經算是洗白了賊身,故此他大搖大擺的進入泉州城,自然而然不會有人阻攔,倒是泉州知府,還要像伺候大爺一般的親自出城迎接。
放在以往,像泉州知府這樣的文官,肯定是不會給武將這等面子的,就算是參將是三品官,知府僅僅是從四品也不成,因為大明重文抑武的習慣,就算是品級高過文官的武將,也絕對不敢在低於他們品階的文官面前放肆。
以前很多時候,一旦武將惹毛了文官的話,就算是文官品階比武將低,文官也幹當場下令把武將拿下按住打屁股。
所以大明的武將和宋代的武將很有點相似,這日子過的相當悲催,見到文官就自己先低一頭,從來不敢在文官面前囂張,就算是像參將這樣的人物,以前在小小的知縣面前,也不敢囂張。
可是現如今於孝天卻不同於其他武將,因為他可是福建出了名的煞神,現如今除了熊文燦之外,其他人的面子他還真就不給,那些文官也沒有一點辦法。
更何況現如今於孝天要呆在泉州地盤上,讓泉州知府對此是叫苦不迭,他敢對其它武將不客氣,卻萬萬不敢對於孝天頤指氣使,就算是對於孝天的手下,恐怕他也不敢輕易拿他們當下人對待。
所以這次當得知宣旨太監前來泉州給於孝天宣旨誥封,泉州知府早早的便做好了一切準備。
而這一次於孝天來泉州,不單單是他自己前來,因為這次誥封,除了他之外,也包括了他的夫人蘭兒,同時被封為誥命夫人,所以這一次也是要一同前來聽封的。
好一通折騰之後,於孝天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