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評價道:“即位以來,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安樂,歲不能災。自開國曆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焉。”
這樣一位性格溫和的皇帝,殺他的叔父朱高煦,手段卻殘忍之極。史載,他命令將一個大銅缸罩在朱高煦身上,缸上積炭燃燒,火旺銅熔化,朱高煦在裡面被活活燒死。朱高煦的幾位兒子也一併被殺死。
導致宣宗如此對付他叔父的,直接原因是看似一次類似兒童玩打架的把戲。宣宗去看望被囚禁的朱高煦,朱高煦趁當皇帝的侄兒不注意,出腿使了個絆,將其鉤倒在地。
朱高煦和侄兒的恩恩怨怨,要追溯到永樂朝。永樂帝朱棣三個兒子,高熾、高煦、高燧。朱棣不喜歡大兒子高熾,而器重老二高煦。因各種因素促使下,好不容易立高熾為皇儲,但老二聯合老三,千方百計想把太子搞倒。高熾即位,是為仁宗。對於這一既成事實,高煦、高燧仍然不死心。享位不到一年的仁宗駕崩時,太子瞻基正在南京,聞訊往北京趕。兩個叔叔陰謀發動政變,圖謀在路上伏兵劫持太子,沒有得逞。這時仁宗裝著不知道,並未計較這件事。朱高煦回到封地樂安後,未嘗一日忘記反叛,約好山東都指揮使靳榮一起造反。宣宗親征,大兵駐紮在樂安城外時,還想給叔父一個機會,寫了封信送過去,說,現在大兵壓境,王若交出陰謀策劃你造反的人進獻朝廷,則朕與王盡釋前嫌,施恩禮待和過去一樣。並且提醒他,小人侍奉藩國,就想借造反謀取更大的富貴;要是事敗不成,又會反咬一口,把責任推到藩王身上以圖活命。王如果執迷不悟,大軍往前推進,一戰就能把你擒獲;你手下的人也許會把你作為奇貨,綁來獻給朝廷邀功,那時候朕想保全你的性命都做不到了。
這封信可謂寫得有理、有力、有節兼有情,朱高煦看到大勢已去,獻城投降,宣宗赦免了所有脅從之人,將朱高煦軟禁起來。——這已經夠寬大了。
朱高煦要是個明智的人,此時應當徹底認輸,老老實實頤養天年。永樂帝沒死的時候,和哥哥仁宗爭繼承權,雖然以弟弟覬覦長兄,有悖禮法,但畢竟機會均等。可等哥哥當了皇帝后,再傳給侄子,此時大局早定,君臣之分已明明確確,再造反沒有任何合法性,再加上仁宗父子執政深得民心,此時反叛基本上是自取滅亡。
朱高煦當年在老爸和孝文帝爭江山時,立下很大的功勳,應該不會太糊塗。可在世上最大的誘惑面前,便失去理智了。此時已經成了個囚犯,沒有任何翻本的機會,侄子表面上還客客氣氣來看望自己。為什麼使出那種幼兒園小孩打架的伎倆,絆倒皇帝呢?皇帝有左右護衛,這個小把戲根本不能要皇帝的命。這種行為僅僅只能出自己心中一口惡氣,可代價實在太大了。
大約朱高煦在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興兵造反,侄兒都原諒了,現在搞這麼個小動作,估計他不會放在心上。錯了,他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這位深孚民望的侄兒。宣宗一再原諒兩位叔父,除了性格的因素外,大約還因為他考慮到,自己能坐上的這個龍椅,有叔父的貢獻,當年靖難之變中,叔父確實功不可沒,他不服氣總想翻本可以理解,再說自己也不想背上骨肉相殘的惡名。這一回看上去是個兒童打架的小把戲,可直接傷害的是皇帝的身體。——說一千道一萬,身體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這一下脾氣再好也不能忍受了,便一下子雷霆大怒,用如此殘忍的手段殺了叔父的全家。
歷史上有許多此類因為小事而影響大局的故事。闖王進北京城後,吳三桂還手握一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駐守山海關,他的選擇直接關係到李闖和清朝的力量消長。此時,李闖和清朝都向吳三桂伸出橄欖枝。經過再三考慮後,囿於夷夏之別的吳三桂已決定投奔李闖,可在這關鍵時刻,京城傳來訊息,留在北京的愛妾陳圓圓被李闖給霸佔了,於是演出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一幕,他投奔了清朝,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程序。有人可能不理解,那個時代再美麗的女人也是玩物,用得著為了女人背叛自己的民族嗎?
這件事和朱高煦鉤倒宣宗罹禍可以類比。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自己身體和自己女人的安全與否,最能直接、集中體現自己的尊嚴是否有保證,自己的權益是否有保障。一個連皇帝身體都敢傷害的人,你能指望他洗心革面、認罪伏法?一個連自己的女人也敢搶的造反頭目,你能指望他江山坐穩後寬厚而誠心地對待自己?何況明宣宗早就恨叔父恨到咬牙切齒,而吳三桂也在大順和清朝之間徘徊了好久。兩件“小事”促使明宣宗和吳三桂做出了最終的抉擇。
朱高煦和李闖,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