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1/4 頁)
李素愈發尷尬了,乾咳了兩聲,正色道:“小子確是憂心西域,雖說如今侯大將軍奉陛下旨令。正率大軍橫掃西域,西域三十六小國若單論,任何一國都不是我大唐的對手。怕就怕侯大將軍滅了高昌之後,西域諸國兔死狐悲,聯合起來對抗我大唐王師,更何況西域的西面還有大食。波斯。南面有吐蕃,這些皆是強國,若王師掃蕩過甚,引得這幾個強國不滿,繼而襄助西域諸國出兵,西域終會成為一團亂局,不好收拾了。”
程咬金冷笑:“屁大個娃子,守了一回城真當自己是絕世宿將了?這種事輪得著你操心。你以為陛下和滿朝文武都是吃乾飯的?這都估摸不到,咱大唐早該改朝換代了。”
李素眼角抽了抽。
話呢。是好話,用客氣的語言翻譯過來無非是“賢侄勿憂,陛下和朝中王公必有決斷”等等,這話到了程咬金嘴裡說出來,令李素分分鐘想掀桌子再公然洗劫程家後拂袖而去……
“侯君集奉旨蕩靖西域,一來是因西域諸國犯我西州,二來為了掌控絲綢之路,正是師出有名,至於侯君集滅哪國,打到何等地步,打到什麼地方為止,出征之前陛下和朝臣們早已商議裁定,西域三十六國不可能全部滅掉,縱能為,亦不可為,對大唐之外的胡人,陛下早有定策,貞觀八年,陛下曾作了一首詩,裡面有一句曰‘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這一句,算是陛下對鄰國和胡人的態度吧……打,終究不如和。”
李素細細品位這句詩,頓有所悟。
這便是李世民的民族政策,便是天可汗的胸襟。
打還是要打的,為了立威,為了教訓,也為了掌控絲綢之路,但是打只能輕打,不可能真的將整個西域蕩平,那時固然擴增了版圖,但西域之外,還有更強大的敵人,沒了西域諸國這片緩衝,大唐將來面對大食,波斯,天竺這些大國時,或許會更吃力,以貞觀年的國力來說,大唐支撐不起一場大戰。
程咬金端起酒杯,一口飲盡,拍了幾下鬍鬚上殘留的酒漬,笑道:“你回長安之前,不知有多少撥西域小國的使節跪在太極宮門前求見聖顏,陛下皆一一召見,嚴厲訓斥之後又溫言安撫,恩威並濟之下,西域諸國使節已代國主向陛下朝覲,正式拜大唐為宗主,西域這盤棋下到今日,算是塵埃落定了,侯君集的大軍只消再滅掉龜茲,便已是立了威,建好安西都護府後,不日便要班師還朝,小娃子,你以為陛下為何對你封賞如此之重?莫看你只是守了一座小小的城,守住這座城的意義卻委實不小……”
眯著眼瞟了一下李素,程咬金緩緩道:“說起侯君集,老夫倒想問問,聽說當初侯君集邀你一同出兵高昌,與你共享滅國之功,順帶你也能親手復仇,小娃子,你為何拒絕了?”
李素茫然道:“為何拒絕?這……小子的職責是守西州,陛下沒說讓小子與侯大將軍共滅高昌啊,難道小子做錯了?”
程咬金仔細打量李素的神情,然後點點頭,嘆道:“你小子,也算是有傻福的人,錯有錯著啊,幸好你當初沒跟侯君集湊這熱鬧,不然你回長安可不會那麼風光的又是晉爵又是賜金了……”
“啊?”李素大吃一驚:“程伯伯何處此言?”
程咬金眯著眼嘿嘿的笑,表情說不出是輕蔑還是幸災樂禍。
“侯君集啊,呵呵,惹了大禍了……”
李素神情愈發震驚。
滅敵國是曠世大功,怎會惹大禍?侯君集明明是奉旨滅國啊。
程咬金喝了一口酒,笑道:“滅高昌國,確是大功,老實說,陛下欽點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時,老夫還有些嫉妒,朝堂上著實打了幾次滾,撒了一回潑,鬧到陛下大怒,下令將老夫趕出太極宮。老夫這才罷休……”
李素:“…………”
這等臭不要臉的話說起來臉不紅氣不喘是腫麼個境界?
“只不過,侯君集馭下不嚴,或者說。這傢伙被功利迷了心,見高昌國已滅,王室宗親皆被活擒,後面的事,侯君集便沒了顧忌,四萬大軍殺入高昌都城,接連十日在城中殺人。放火,擄掠,甚至糟蹋婦孺。侯君集不但視而不見,還派親衛將高昌王宮的財物洗掠一空,納入他自己的腰包……”
程咬金看著李素,悠悠道:“娃子。知道何謂‘破城’麼?‘破’這個字。是有講究的,按理說,大軍攻城,敵人拒不投降,雙方攻守廝殺,我方傷亡了士卒,如此,攻入城池後。大將軍一般會默許麾下將士屠城作為報復,屠幾日。搶幾日,放火燒幾日,都有講究的,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敵人拒不投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