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2/4 頁)
蜀的脊樑,在劉禪不能主政的情況下,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們這些人商議後,做出決斷,而這次,他們所討論的則是關於蜀國未來的生死存亡的一件事情!
司隸州的曹衝起兵反叛,席捲數十萬眾,聲勢浩大,這也給重兵包圍的西川一絲喘息的機會,不然滅掉了吳國的魏國,必將將矛頭對準他們;
那曹衝反叛,跟他們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還有很大的關係!眼下蜀國已經是孤立無援了,魏國的底蘊實在是太雄厚了,無論是十年、二十年還是三十年,他們都可以一直攻打蜀國,直至耗盡蜀國所有的國力,最終滅亡他!
若是坐等曹衝敗亡,那麼這個思慮遲早會變成現實,但要是主動出擊的話,尚且還有一絲生路,跟曹衝聯手沒準兒還能擊垮魏國,為蜀國營造一個生存下去的環境呢!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出兵吧!反正曹衝的信使也送來了書信……可問題是,眾人意見不統一,這個由諸葛亮、徐庶、張松、關羽、張任“,等個人組成的類似於內閣的一個決策組織意見不一;
就拿張松來說吧,他的意思是曹衝早就被曹不關押起來了,以曹不的狡詐能給曹衝機會?說不定這是個圈套,就是誘惑蜀國傾盡全國之力主動出擊,然後一舉滅亡了蜀國!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蜀國如今這般贏弱就是因為被李懷德用計誘惑主動出擊,以至於近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就是國主劉備也死於非命,
張松那這件事情當做藉口,誰敢不鄭重其事的對待?屬國現在經不起折騰了,稍有不慎
便是萬劫不復;吳國的前車之鑑,便是他們後車之師啊!
張松算是反對法的大佬,還有跟他站在一條線上的是張任,費煒等四人;而持反對意見,要求主動出擊的是諸葛亮、徐庶等人,個人只有關雲長未發表任何意見,只是低著頭沉思著;
諸葛亮悵然說道:“這是蜀國最後的希望了,曹衝畢竟是匆忙起兵,本部兵馬雖然眾多,但也僅僅是看著人數眾多罷了,紙老虎不堪一擊,若真等到滅吳的李煜大軍北上平叛,我們只能……在益州等死了!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我自持是一個謹慎小心的人,但此時此刻,形勢比人強
我們也沒什麼好的選擇了!我也害怕這個是圈套可咱們還有別的辦法了嗎?
曹仁的兵馬七萬有餘,虎視眈眈的堵在巴郡外圍,太史將軍、翼德將軍領兵對抗十數天了,北邊;霞萌關,高順、馬超所部十萬大軍晝夜不停的鏖戰……前景不容樂觀啊!”
張任在北方抗衡高順、龐統等人保守派的以張松馬首是瞻,張松也是唯一的一個發言人,聽完諸葛亮的話,他也是嘆了口氣:“長遠的目光是國家發展的需求,這個我懂,不是我鼠目寸光,實在是心不安啊!”
一直沒有開口的關羽終於開言,聲音略顯疲敝,這個勇武的大將軍,也是年過半百,當年飄柔一般的柔順黑sè鬍鬚也變成銀絲,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上了無情的痕跡,關羽……老了很多;
自劉備逝後,蜀國真正的決策人還要看諸葛亮、徐庶還有他,這麼三個人,關羽因為身份特殊,更是有著專斷之權,一旦這個決策圈子出現難以解決的事情,誰也說不過誰,就完全要取決關羽的意向;
經歷過輝煌,他帶著兵馬將魏國的大將夏侯悼、曹仁相繼擊敗,震驚華夏,曹cāo當時對他都讚不絕口,也經歷過失敗,襄陽一戰、南郡一戰,他都負有失敗的責任;
有高cháo,又低落,曾經驕傲的像一隻鸚鵡的二爺人到晚年卻顯得更加的老道,將身上的鋒芒盡數隱去,鋒芒暗藏,這才是最可怕的!只要他需要,他立刻就能化身那個無所不能,攻必克、戰必取的天下第一刀!
撫著鬍鬚,關羽蹙眉,艱難的下了決定:“調遣兵力先擊潰曹仁部隊,約曹衝西來,夾擊高順部隊!進軍原大地,與魏國一決雌雄!……孔明說的對!蜀國只有這麼一次機會了!”
一言決之,霸道無比,但是關羽有這個權力,他可以將蜀國全部扛在身上去賭這一次!
因為決議透過,蜀國再次發動了全民戰爭,大肆的招兵買馬,並且聯絡河東郡的曹衝,商討協議,雙方達成了共識,就等著蜀國先擊敗曹仁部隊再說;
沉寂多時的關羽再次領兵來戰,新抽調的兩萬兵馬補充到了巴郡一帶的隊伍,共計萬人的部隊與曹仁再次對峙起來,就衝著關羽的大名,曹仁也不敢疏忽大意,小心謹慎卻不畏懼的與關羽戰到一起;
鏖戰近三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