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頁)
、曹洪兩兄弟的兵馬來了出鴻門宴,無聲無息的將泰山郡守應劭拘押起來,卸了他的職務;
之後他便在泰山做了主官,一方面告訴曹氏兄弟日夜操練,迷惑陶謙;一方面示敵以弱,肉麻的誇獎陶謙一通;…;
這老頭臉皮極厚,把陶謙誇的臉都紅了,他自己卻什麼反應也沒有;
怎麼看陶謙都覺得這裡面有詐,斥候回報:費縣的曹軍喊殺震天,兵馬少說也要數萬;
再加上程昱不要臉的吹捧,陶謙認定這是示敵以弱,若是他此時帶軍攻打一定會落入程昱的圈套,所以他沒有出兵,還是在觀望;
兩個老男人,陶謙、程昱之間的比拼是拼腦子、不流血,可其中的兇險一點也不比戰場上見高低來的輕鬆···
········分割線
西方···長安···漢朝廷所在···董卓舊部雲集···
時間一久,外部威脅一減弱,西涼軍內部的矛盾就顯現出來了,“多核”的勢力顯然不能長久,就好比諸侯討董之時的十八路諸侯;
西涼軍目前分割成數個勢力,以李傕、郭汜為兩個最大的勢力,駐守滎陽自給自足的徐榮稍次之,張濟、張繡叔侄,李蒙、樊稠、段煨、胡軫、王方、楊定等人都擁有自己的人馬勢力;
因為山頭太多導致制度、分工不明確,彼此之間暗生齷齪,時間一長對於這些人的名義上的首領李傕,就受不了這些人的陽奉陰違,他先是聯合郭汜滅了樊稠,盡奪其軍馬;
這件事發生之後西涼軍內部發生了極大的震動,李傕、郭汜也就擱淺了東出函谷進發河內、兗州的計劃;
除了張濟叔侄率軍跑路,向南方跑去,除了徐榮的其他人因為行動的晚,不得不降下身份奉李傕、郭汜二人為主;
董卓舊部當中只有徐榮不怵他們,蓋因為他有足夠的實力,不是好相與的;徐榮在滎陽地界開墾荒田自給自足,供養自己的五萬西涼驍騎,有了強大的後盾,加上他本人也是當世良將,並不懼怕李郭二人;
滎陽是長安一代的門戶,李郭二人一方面要依仗徐榮來阻擋關東諸侯的鋒芒,一方面也懼怕徐榮不敢有所動作,徐榮在個人勇武上不是他們的對手,可論起行軍佈陣他們給徐榮提鞋都不配!
他們二人也不敢去招攬徐榮,因為他們殺了董卓的弟弟,滅了董卓的三族;徐榮不是西涼人,是幽州遼東玄菟人,也是董卓勢力當中唯一的一個外州人;
按道理來講他一定會受到排擠,就像呂布的幷州軍一樣,可是——沒有!他本人才幹十分突出,對董卓也十分忠心,董卓也十分信任他,甚至超過了李傕、郭汜的地步,徐榮也順順當當的成為涼州軍的大將,融入了這個團體;
董卓死的太突然,突然到徐榮一點準備也沒有,當他知道董卓死時已經過了好幾天了,不想讓涼州軍自相殘殺的徐榮選擇了隱忍,沒有貿然的去為董卓報仇,就這樣形成了獨立於李郭二人之外的一個強勁的涼州軍勢力;
第一百章 攻城戰鬥
青州黃巾或者說青州軍最強大的地方是什麼?怪物般的身材?手持神兵利器?非也!是信仰!是信仰一直支援他們走下來;
無論是黃巾起義還是後來的各自為戰,青州黃巾一直是天下黃巾的旗幟,他們或許經常被打敗,你可以常常聽到某某刺史、某某州牧戰敗青州黃巾,斬首幾萬幾萬的話,可你從來沒聽過青州黃巾被消滅掉!
縱然戰敗,縱然是慘敗,青州黃巾也從未崩盤,他們會很快的重拾勇氣拼搏未來!
而支援他們的動力即是——信仰!不是黃巾軍的教義,也不是對某個首領的絕對信任,只是為了自己的家人!為了他們(她們)!他們敢於去戰鬥!
為了自己的家人可以過得更好,青州軍拋頭顱、灑熱血,英勇非凡,即使是攻城這等玩命的命令他們也會執行;
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兵攻城,攻城之法不得己。
攻城是古代戰爭中最堅難的事,所以大多不會使用攻城的。儘可能的使用它法,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正如古人所說的,要數倍與敵方可言攻城。
在絕對的劣勢下,李煜讓夏侯惇帶領青州軍不惜一切的攻城!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一直靜立在李煜身後的武安國,皺著眉毛道:“先生···這不是···萬萬不可啊!”;
“我何嘗不知攻城的殘酷性,別說城池堅厚,還有兩倍於我軍的袁術軍駐守的封丘,就是一座只有幾千人馬駐守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