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4/4 頁)
候。
他猶豫了一下,覺得還是等華燈初上,晚上六點多的時候,再給徐鳳娟打個電話,告訴她一聲自己已經到了。
晚上六點半,肖飛給徐鳳娟打過電話,史密斯也過來接他下樓。
跟史密斯一塊同行的,是個金髮碧眼身材高挑的女人。
“啊哈!肖,我幫你介紹一個人,她叫蘇菲。艾莉森,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史密斯打著哈哈介紹著。
肖飛笑著向這位名叫蘇菲。艾莉森的女記者點頭:“艾莉森小姐你好,我知道你,就是你為我寫過一篇重要的報道,謝謝你!”
肖飛朝蘇菲。艾莉森伸出手來。
艾莉森嫵媚一笑,跟肖飛握了握手嬌聲道:“肖先生好,久仰大名!我很喜歡你的那部《兄弟》,它讓我笑讓我哭,讓我的靈魂都被震撼!”
“謝謝,艾莉森小姐的評價讓我非常的高興,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獎賞。”肖飛跟這位女記者客套著。
跟記者打好關係,好處太多了。
即使在美國,肖飛也秉承著定要給記者留下良好印象的想法。
“肖,或者,你可以叫我蘇菲,我會很高興的。”艾莉森主動說道。
外國人一般稱呼他人,都是用姓,而不可直呼其名,除非彼此之間關係十分的密切。
所以,艾莉森這可以說,是在向肖飛套近乎了。
肖飛微微笑了笑說:“好的,蘇菲。”
三人一塊下樓。
詹姆士請客的所在,是一間中餐廳。
肖飛三人抵達餐廳門口的時候,詹姆士已經迎候在那裡,同樣是很熱情地和肖飛握手寒暄,然後一夥人便進到餐廳裡。
這間中餐廳裡面有一間間的小隔斷,是用雅緻的屏風隔開一張張的桌子,這樣每一桌客人都會有一點自己的私密空間。
這也是中餐廳的特色。
其實,美國的西餐廳是沒有包間這一說的,不管多高檔的餐廳,都沒有私密包間。
在美國人的觀念裡,餐廳就是吃飯的地方,幹嘛要隔開呢?
不像中國人,吃飯的地方也要分隔成一個個的包間,可以說點私密的話。比如,在中國做生意,90%以上的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談好的。
美國人,或者說,西方人是把工作和其他事情分的很開的。
吃飯就吃飯,不談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