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文武,未有一人敢提及此事。與此相反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慈禧對自己的陵寢建造卻一刻未忘,同時做出了令人駭怪的舉動。
早在同治五年(1866年),32歲的慈禧就命臣僚、術士赴清東陵陵區為自己和慈安選擇陵址。在初選的過程中,有的因水位不良,有的因山勢不佳,有的因隔河修御路困難,均未選中。
到了同治十二年,同治與皇后行完大婚儀式並相繼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大典後,於三月初恭謁東陵。就在這次恭謁中,同治奉慈禧的旨意,率領臣僚、術士為東、西兩宮太后在東陵界內選擇的萬年吉地做最後勘定。經過幾日的勘察,相定一處穴基,認為此地確是“地勢雄秀,山川環抱,實乃萬古上吉之地”。同治返京後,遂呈陵址藍圖請兩宮太后閱示,慈安、慈禧兩太后甚是滿意。此處有兩座後山,原來一座名為平頂山,一座名菩陀山,尊奉慈禧和慈安兩太后的旨意,同治十二年三月十九日,同治以硃筆改平頂山為普祥峪,改菩陀山為菩陀峪。隨後打樁立記,擬在普祥峪修建慈安陵,在菩陀峪修建慈禧陵。
慈禧在實際統治大清王朝近半個世紀裡,曾鬧出了許多違背祖制的事情,讓後人為之揣度猜測,爭論不休。但是,在單獨建造陵寢這一點上,慈禧卻並非首創。開皇后單獨建陵之先河的,是康熙五十六年薨逝的順治帝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即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14歲入宮,被封為妃,繼之被冊立為中宮皇后,因不久入宮的董妃董鄂氏豔麗聰慧,頗受順治的寵愛,孝惠章皇后曾一度遭到冷遇,並差點將皇后的位子讓董鄂氏取而代之。她入宮不到7年,董鄂氏撒手人寰,順治帝也駕崩歸天,年僅21歲的孝惠章皇后自此開始了寡居的生活。
由於康熙的生母於康熙二年就早早地薨逝,年僅10歲的康熙便由孝莊太皇太后、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提攜看視,母子之情極為深厚,康熙對這位年輕的皇太后也倍加孝敬。在後來的數十年間,康熙多次陪伴皇太后去熱河行宮避暑、五臺山進香、拜謁祖陵、外出巡視,母子感情不斷地加深。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酉刻,皇太后病逝於寧壽宮,享年77歲。康熙得知皇太后的死訊後,悲慟萬分,親自帶病守靈,並降旨要隆重治喪,還堅持為皇太后上諡號為孝惠章皇后。
在此之前,按照清王朝的祖制,無論皇后死於皇帝之前還是之後,都應葬於皇帝陵內。康熙二十六年,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后,順治的生母、康熙朝的孝莊太皇太后薨逝。死前留下遺囑:“太宗文皇帝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並希望將其葬於東陵,以和兒孫們長期為伴。對於這份遺囑,康熙極其為難。由於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寢遠在盛京(瀋陽),奉運的確不便,康熙又不願違背太皇太后的遺願,只好降旨將靈柩暫安奉於清東陵風水牆外的“暫安奉殿”。【2】
按照祖制,這次孝惠章皇后理應葬入順治的孝陵地宮,與先皇共安息。但康熙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打破祖制,在孝陵東側為孝惠章皇后單獨修建了一座陵寢,名為孝東陵。康熙為什麼要如此安排,一直成為後人爭論不休的話題。據清東陵研究者、歷史學家徐廣源先生推斷,康熙的做法可能出於下面兩個原因:其一是受孝莊太皇太后遺囑中“卑不動尊”等語的影響和啟示,認為先皇的梓宮已入葬半個多世紀,孝惠章皇后不宜重開已封閉的地宮,葬入孝陵,以卑動尊;其二是數十年來,康熙與孝惠章皇后之間的母子深情,促使他單獨為其修建陵寢以示孝敬和報答提攜看視之恩。當然,徐廣源先生的推斷只能算作一家之言,到底真情是否如此,尚需進一步考證。但不管做何推斷,孝惠章皇后的孝東陵還是興建了起來,並於康熙五十七年入葬地宮。自此,孝東陵作為清王朝興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寢,開創了歷代王朝為皇后單獨建陵之制。至雍正五年,雍正帝將康熙二十年在東陵建成的專葬妃嬪的“妃衙門”,正式尊奉為妃園寢。整個清東陵形成了皇帝、皇后、妃嬪等各自不同的陵寢。當歷史的車輪滾動到慈禧掌權的時代,作為名正言順的皇太后,為自己建造陵寢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慈安、慈禧定東陵(2)
由於清王朝自嘉慶之後,國力大衰,財政屢屢出現赤字,故素以“節儉”為名的道光帝屢次諭示:“以後歷代皇主,萬年吉地地宮尺丈規模,著遵照慕陵規制。”但慈禧卻不管先祖的那一套,她指示建陵的大臣,除了採用慕陵規制外,還要採取眾陵之長,臣僚們自是心神領會。後來的事實證明,定東陵仿照慕陵、昭西陵(孝莊皇太后陵,雍正朝建成)之外,還吸收了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