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白銀達120多萬兩,為大清歷代帝王后妃葬禮之最。這個女人假如死後有知,她應該含笑九泉了。
正當慈禧躺在華貴舒適的地宮裡,任憑幽靈自在穿行,併為她生前死後的無上“榮耀”而志得意滿、沾沾自喜時,她沒有想到,輝煌奪目的紫禁城已進入大清帝國日落後的黃昏,光芒燦爛的昌瑞山,也將很快王氣不再,並進入一代王朝徹底衰敗的暮色之中。更令她難以想象的是,此時,在她生前統轄的河南省永城縣一個20歲的鄉村青年,已走出貧困的故鄉四處尋找發跡的機會,並於19年後率領手下的軍隊盜掘了清東陵,在大掠其財的同時,又將她本人特別“關照”地拋屍棺外,大加汙辱。
光緒落入絕龍峪(2)
這個青年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盜陵將軍——孫殿英。
註釋:
【1】客土:未被人畜踩過,質地潔淨,顏色純正、細膩無砂,而且必須採自陵區之外的土壤,用於建築皇家陵寢,以示尊敬。每年清明節行敷土禮(上墳添土的儀式),亦是用工部精選的客土,祭陵時皇帝與隨行官員都得套上事先準備的黃緞襪套,以免穢汙了寶頂原有之客土。如果一時疏忽,忘記穿好黃緞襪套就踏上寶頂,將被視為大不敬之罪,招致殺身之禍。
【2】暫安奉殿是一座重簷廡殿頂建築,原為紫禁城內剛落成的慈寧宮東邊的五間大殿,太皇太后孝莊屢稱其美,未及久居即薨逝,玄燁乃拆遷其材料至清東陵重建,作為祖母停靈之處,達三十七年之久。孝莊是順治皇帝福臨之生母,其梓宮不管停放在東陵內任何地點,都卑於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與她的輩分不相宜,且古代以左為尊,又考慮到地理條件等因素,故選擇在風水牆外、大紅門東側處營建該殿。
【3】龍鬚溝:地宮內向外排水的暗溝,自道光皇帝慕陵開始設定。清代皇家陵寢依山而建,又修築了許多高臺、泊岸(又稱駁岸,旱地上高低不同地段臨界處砌築的牆體),層層加高,使前後地面落差增大。後部的地宮雖深在地下,但地宮內的地面比陵院前的地面還高。古代建築師就利用這個特點,在地宮下面修築兩條暗溝,左右延伸到地宮外,形如龍鬚,故名。地宮內各券堂均可在適當位置的地面或牆根留有一些漏水孔眼,與龍鬚溝上下相通,將滲入的山泉導引出去,避免積水淹棺泡屍之虞。鑿於地面上的漏水孔眼稱為龍鬚溝眼,呈圓形古錢狀的又稱為古老錢或軲轆錢眼;鑿在牆壁腳下的稱為魚門洞或雲洞。龍鬚溝眼有一定配額,皇帝的地宮為七對,皇后的地宮為三對,妃的地宮為兩對,嬪的地宮為一對,常在、答應等磚池則不設。
【4】丹陛石:或稱丹階石、丹墀石、御路石。“丹陛”是古代宮殿臺基之前的踏跺,漆為紅色以示尊貴,故名。其中間的道路不作階梯狀供行走,而是斜鋪一方雕有龍鳳等圖案之長條巨石,具有裝飾功用。
【5】海水江崖:又稱八寶立水、八寶平水。皇帝朝服或吉服下襟的裝飾圖案,寓“江山一統,山河版圖”之意,亦可援用於皇家的其他裝飾藝術上。立水與平水顯示了早晚期的造型變化。清初多為平水,水浪波濤洶湧,起伏較大。至雍正、乾隆朝時,漸變為五色退暈(由淺至深,多層疊暈)的曲線斜紋圖案化立水;同治、光緒朝時,立水紋斜線越益簡單,退暈層次越少,立水圖案所佔的面積越多。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從流浪少年到機槍連長(1)
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正當舉國上下為當朝皇帝的大婚奔走相告時,在河南省永城縣西楊樓村的一間四面透風的土屋裡,一個嬰兒降生了。這個嬰兒就是幾十年後家喻戶曉的盜陵將軍孫殿英。
永城位於河南省最東部,和安徽省毗鄰,地處淮河支流渦河、沱河兩條河流的上游,西南緊鄰安徽省的亳州,是一個極其貧瘠易澇的苦地方。孫殿英的父母原住在永城縣小馬牧集孫莊,因家境貧寒,就搬到西楊樓村,依靠他岳父母家的二畝薄地苦度蒼生。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孫殿英降生了。
面對這個嬰兒的降生,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未當做一回事,只以為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位苦命的生靈而已。只是忽然有一天,一個雲遊四方的算卦先生來到西楊樓村,圍著孫殿英外祖母家的房前屋後轉了幾圈,聲言自己看到一團黑霧籠罩了整個房舍,房舍之中有幾道金光哧哧上躥,由此斷定必有黑龍降生於此。孫殿英的外祖母本是個極愛信神弄鬼的老婆子,聽到風聲,急忙將算卦先生請於家中飯菜伺候,意在打聽這個新生嬰兒的吉凶禍福。只見這先生長衫掩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