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都包涵了很多內容,從遺傳到環境,影響人的因素是無窮的。人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這兩方面:一方面,人的差異產生於遺傳,遺傳差異表現在基因攜帶的遺傳資訊的不同,這些表現為人在外在形態、性格、智力等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人的差異表現在文化上,這種差異受人生長環境的影響,在人出生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人的家庭狀況、受教育的程度、接觸的人,文化習俗和宗教等等都有不同,這些因素都會塑造不同的人。
人受遺傳、成長環境的影響,有著不同的天賦、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不同的人會以各自的角度和高度去理解事情,產生不一樣的觀點和結論,並有不同的行為取向。人與人之間差異的存在是必要的,人與人之間互為環境,人類生存活動表現為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比較,一個人對於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正確與否,這需要在社會活動中進行檢驗。每個人按照自己對人生的理解並以自己的生存方式活著,人將自己的生存狀態與他人的進行對比從而做出判斷,並且作為自己今後行為選擇的依據。
在人類社會中,每個人都在追求個性的表現,這是由生命的發展狀況所決定的。一個人活在世上,需要顯示出他(她)的某些個性品質,以自己個性的表現來區別於他人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表現其存在的意向,也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生命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存在的表現,每一個生存在這個世上的人表現其個性是人類發展的需要。當一個人來到世上,他就擁有了一次表現自己的寶貴機會,他應在思想和行為表現其獨立性和自主性。
反過來看,抹殺個性對人類的發展是不利的,如果所有的人有同樣的思維和生活模式、同樣的愛好和信仰,那麼,人的存在不僅乏味而且人類也難以發展,人類歷史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社會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進行選擇的地方,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有可能被接受,也有可能受到排斥,是否被接受要經過比較和實踐的檢驗,儘管這種比較和檢驗過程可能是漫長的和反覆的。
對於社會來說,社會是每個個體表現個性的場所,每個人依據自己對人生的理解來生活,以自己的行動來體驗生活,失去了個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義。對於每個活著的人,人的個性所表現出的思想和行為在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受到檢驗、對比,有可能被接受或者被否定。個性的表現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透過這樣的表現由社會或自然做出選擇。
作為一個人,首先是自我對本身生存的體驗,這種體驗包括在追求欲求滿足過程中的各種感受,然後人根據這些感受進行判斷、選擇和行動。個體的人是行為的直接執行者和體驗者,人的自由、享樂、成功都以個體存在形態來體現。每個人都在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在進行努力,而人與人的相互關係以及社會形態在不同個體相互作用中產生並且存在,沒有人的個性存在,沒有個體間的矛盾衝突,生命以及社會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
人的行為是人在對可能的結果做過判斷後採取的,這些行為符合人本性的需要,人認為有必要和應該這樣做,至於能否達到預期的結果,這和每個人的經驗及判斷力有關,正常人的行為都是對自我肯定的一種表現。總之,人的行為不可能超越自我意識,人生內容是每個人與外界的交流活動,人的行為將自我與外界聯絡起來。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以自我為基點進行著自我實現的活動,不論是在財富、情愛、權位,還是在信仰和榮譽方面。人的生存活動是圍繞著財富、情愛和權力這些基本的生存內容來展開的,透過這些活動每個個體進行生存體驗,而體驗不過是個體與環境、以及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其中包括了競爭與合作。從人的生存和發展狀態來看,社會存在狀況其實也就是每個個體存在狀態和行為的集合,或者說是不同個體之間的一種契約形式,而社會發展是在每一個追求自我完善個體的合力作用下取得的。。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十章 群體的人
作為組成人類社會的成員,每個人都有自私的本性。那麼,這些成員是如何結合在一起,並且實現整個社會運轉的。
人的生存雖然以個體行為為基礎,但個體是不可能在絕對孤獨中生存的,人與人之間既有相互競爭的一面,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而群體則作為不同個體相互關係及作用的體系。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群體中不同的個體之間相互協作和競爭構成了複雜的相互關係,這種關係是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
說到生物個體之間的聯絡,這種聯絡首先反映在遺傳關係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