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物提供了可作用的物件,每一種生物都在其生存環境中進行索取,空氣、陽光、水、土壤是生命的源泉,在欲求的驅動下,生物體不斷地索取生存所需的東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進行著演化和發展。在整個生命進化過程中,生物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能夠有今天的人類,所有這些變化都與欲求這種生物屬性有關,欲是生命發展的最基本動力。
如果從生物的欲求來理解生存,生存是一個體驗和適應的過程,透過欲求生命體實現與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和資訊交換。在這個意義上,生物的任何行為都是有意義的,這裡的行為體現了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作用。對於一個生命體的存在來說,它的生存內容就是與環境中各種物質存在進行作用,並且產生出與環境相適應的結構特徵,而作用的結果以生物資訊的形式儲存起來、然後傳遞到下一代。
所以,從生物的基本屬性來看欲求,它不再是過去所認為的一種抽象的存在,而是一種可描述的客觀存在。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有自我擴充套件的內在需求,即生息和繁衍的需要。不論是何種生物,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低階動物到高階動物,生物的一切行為都受著欲求的驅使,雖然不同生物的欲求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它們都需要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這些資源作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命的不斷進化發展,也就是一代代生命與環境相互持續作用的結果。
從生物的欲求表現看,不論是物慾、*還是權欲,這些都體現了生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生物作用於環境,而環境影響著生物的存在。追求欲求的滿足作為生物體的一種生存體驗,這樣的體驗會影響到生物的存在形態,生物體透過內在結構調整來適應新的變化。
同時,在生存活動中,不同的生物之間結成一定的相互關係,或者說形成一種相互關係結構,而這種結構與生物尋求欲求的滿足活動有關。在欲求的驅動下,生物進行各種生存活動,並結成各種相互關係,它們既相互競爭,又相互依存,生命的存在與發展就是在生物相互之間的作用過程中實現的。
第六章 競爭的本質及作用
自從生物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它就有著一個不斷進化的趨勢。那麼,生物是如何進化的,或者說生物的進化是在什麼樣的模式下實現的。
提起生存競爭,人們會想到“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這句話。過去人們認為,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其實,自然選擇只是生物進化的表象原因,而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宇宙作用力結構及關係的發展,競爭其實就是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這樣的作用推動了生物的進化。
在自然物質結構中,存在著各種物質之間的作用關係,包括非生物與非生物、非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生物這些存在物之間的關係。在各種物質相互作用的關係中,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是物質作用關係變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它相對於非生物與非生物、非生物與生物之間的更加複雜,其表現為一種生物的本能以及更高階段的有意識的行為。
因此,競爭可以被看著是宇宙物質作用關係的一種發展,它屬於整個宇宙物質作用體系的一部分,體現在生物這種物質結構存在和發展階段。
對於生物來說,它們的生存包含各種行為,即生物的生存活動,這樣的活動不是一種簡單的過程重複,而是對於不斷變化環境進行適應的過程。
一個生命存在於自然界中,它要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包括地理、氣候環境,同時也包括了自然界各種生物的存在,而所謂環境影響是外界各種存在作用的一種表述。生物的生存要接觸到外界環境,因環境的影響而產生一系列的生物性變化,這些變化是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在自然生態體系中,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存在,這些生物組成了一種關係體系,生物與生物之間存在相互影響和作用。對於每個生物個體來說,它們都有所謂的本能,每個個體都要努力擴充套件自己,當這些不同的具有自我擴充套件需求的個體結合在一起,這些個體之間互為環境,結成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競爭的關係。
在這裡,競爭實際上可以被表述為一種環境狀態,是不同物種或同一物種中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一個生物體的存在要受到其它生物體存在的影響,或者說受到來自其它生物所施加的生存壓力,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生存競爭。在生物的相互關係中,競爭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因為競爭是生物相互關係存在的基礎,它影響著生物的生存形態和發展趨勢。
我們通常所說的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