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51師的戰績上《申報》頭版頭條(1)
淞滬戰場來了一支生力軍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之後,上海地區的局勢也驟然緊張起來……
8月9日,日本軍曹大山勇夫擅闖虹橋機場,被我機場保安部隊開槍擊斃。日本人隧要脅中方撤走上海的一切軍隊,中國人當然不能接受。上海戰事隨即展開。
其實,早在淞滬地區槍響之前,中國方面已從常熟、無錫等地緊急調動87師王敬久部、88師孫元良部秘密入滬。這兩支部隊為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將軍的部隊,兵員充足,器械精良,是中央軍的精銳,而日本人僅在虹口、閘北駐有海軍陸戰隊3000餘人,中日實力對比懸殊,中國軍隊本來是可以一鼓作氣打敗日軍的。但蔣介石就是在戰爭打響之後也仍心存幻想,寄希望於國際聯盟,致使良機坐失,日本人得以不斷增兵上海,中國方面則與之相持不下。
富庶的淞滬地區為中國經濟之中心,是蔣家王朝命脈之所在。這時候,蔣介石方決定調集全國軍隊,與日本人大戰淞滬。
8月20日凌晨1時,國民革命軍第51師接到軍委會發出的入滬參戰電令,當時他們正在陝西南鄭、洋縣、西鄉等地整訓補充。作為職業軍人,師長王耀武像一根彈簧似的從床上蹦起來,當即用電話命令其屬下151旅旅長周志道、153旅旅長李天霞:4小時內,集結所部於寶雞火車站,立刻開往淞滬,參加上海作戰!
自張治中率部奮起抗敵之後,51師的官兵就摩拳擦掌,時刻注意著上海方面的動態,期待著軍委會的參戰命令,現在終於等到了這一刻,興奮與緊張就像疾風捲雲一樣驅走了睡意,穿衣、打包、聚結、整隊、上車,4小時不到,全師12000餘人就已攜槍拖炮,備足糧彈,登上了火車。
東方,已經露出了一抹酡色的霞光。
車廂裡,充盈的是口號、掌聲和歌聲,《大刀進行曲》和《義勇軍進行曲》伴隨著不遠處黃河的咆哮之聲,在不時響起的汽笛聲裡,呼嘯著向東飄蕩而去。
對這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部隊,王耀武是瞭若指掌的。
王耀武,字佐民,山東泰安上王莊人,早年曾在天津一家菸草公司和上海一家餅乾公司做工,1924年冬入黃埔軍校3期,畢業後分別到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1師3團4連任少尉排長,旋升為上尉連長。王輝武善於帶兵,頗受第1軍軍長何應欽的青睞。1927年10月,何應欽調他到第1軍第22師第4團任3營營長。北伐戰爭後,劉崎替代何應欽任第1軍軍長,率部駐徐州郊區,時國內暫無大的戰事,各部皆依例練兵,王耀武的長處再次展露出來,劉崎遂舉薦他為獨立第2團中校團副。不久,第1軍開赴河南參加蔣、馮、閩中原大戰,王耀武在此戰中屢建戰功,於是,1930年9月升至團長。山東人的大義與少時店員生活的磨礪,打造了他忠誠剛毅與勇猛機敏的個性,而他又把這一切鍛鑄成了他的隊伍的精魂。在第四次“剿匪”戰爭中,蔣介石親率包括第1軍在內的50萬大軍圍攻江西紅軍,結果各路大軍非死即傷,紛紛潰逃,惟獨王耀武所部堅守宜黃,苦苦獨撐24天而城池不破。戰後,蔣介石對這位學生慰勉有加,讚揚其謀勇兼具,提撥他當了補充1旅旅長,軍銜為少將,這時王耀武僅28歲。
51師的班底就是在這個時候搭起來的。
1934年10月,當日寇進逼華北時,蔣介石發動了第五次“剿匪”戰爭。當年11月,中共中央派遣紅十軍團組成的抗日先遣隊,在方誌敏、劉疇西等人的帶領下,北上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蔣介石恐慌不已,急令浙江省保安處長兼“剿匪”總司令俞濟時率部堵擊,王耀武劃歸俞濟時指揮,從此兩人結下了很深的淵源關係。由於紅軍先遣隊孤軍深入,缺乏援助,2個月後,紅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抗日先遣隊軍委員會主席方誌敏、紅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等被俘,補充1旅又立下了汗馬功勞,王耀武因此被擢升為51師師長。此後,在蔣介石的照拂下,51師兵精彈足,戰鬥力超群。成為國民黨軍的甲種師。
51師的戰績上《申報》頭版頭條(2)
現在,他們卻是要奔赴抗日前線了。
天色大亮,火車在隴海線上疾駛。王耀武將營以上軍官召集到他的車廂裡,作戰前動員。
雖然經過半夜的奔波,但大家的臉上並無半點疲憊之色,一個個看起來精神振奮。
“各位弟兄,本軍奉最高統帥之命,開往前線打鬼子,報仇雪恨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