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番功夫。
對營銷人員而言,語言是與客戶溝通的媒介,一切營銷活動都首先透過語言建立起最初的聯絡,從而促使營銷活動不斷進展,最終達到營銷目的。因此,語言交流是營銷活動的開始,這個頭開得好與否,直接關係到營銷的成敗。通常,話說得恰到好處,很容易拉近與客戶的距離,提高生意的成交機率。
有一天一位營銷人員到某商場推銷產品,接待他的是商場副經理。副經理一開口,這位營銷人員馬上說:“聽口音您是北京人。”對方點了點頭,反問道:“您也是北京人嗎?”這位營銷人員笑著回答:“不,但我對北京很有感情,一聽到北京口音就感覺很親切。”於是,商場副經理很客氣地接待了這位營銷人員,生意談得也非常順利。
假如說話不得體,甚至讓人不好接受,會給對方造成不好印象,自然生意也很難洽談成了。由於職業的關係,營銷人員說話要注意掌握好分寸,說什麼話,什麼時間說,怎麼說,不同於日常生活的語言交流,要有點職業特點。在與客戶交談時,營銷人員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語言貼近對方的心理,儘可能地消除由於心理障礙造成的隔閡。因為人們對任何事物的接受,首先表現在心理上接受,因此把話說到人的心裡,事情才好辦。
一位消費者怒氣衝衝地拿著一雙有質量問題的皮鞋來到商場。正好鞋廠營銷人員到商場瞭解鞋的銷售情況,聽完這位消費者的投訴後,他馬上說了一句:“這樣的鞋我買了也會氣成你這樣。”這句話使那位消費者的火氣立刻消了一半,由剛開始堅持退貨到後來答應換一雙。
英國思想家培根說:“善談者必善幽默。”語言幽默的魅力在於,話並不明白直說,卻讓人透過曲折含蓄的表達方式心領神會。二戰結束後,英國首相丘吉爾到美國訪問,當記者問他對美國的印象時,丘吉爾回答:“報紙太厚,廁紙太簿”。記者們鬨堂大笑,但笑過之後,人們才發現丘吉爾語言的尖刻。
營銷時,有時候把話說得幽默詼諧一些,可能比直截了當地說效果更好。一位推銷員在市場上推銷滅蚊劑,他滔滔不絕的演講吸引了一大堆顧客。突然有人向他提出一個問題:“你敢保證這種滅蚊劑能把所有的蚊子都殺死嗎?”這位推銷員機智地回答:“不敢,在你沒打藥的地方,蚊子照樣活得很好。”這句玩笑話使人們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推銷宣傳,幾大箱滅蚊劑很快銷售一空。
在營銷中運用幽默,既能造成輕鬆活潑的氣氛,又能為營銷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幽默本身就是一種極具藝術性的廣告語,用得好,會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由一句笑話聯想到某種品牌,是很好的促銷手段。
總之,營銷語言一定要有藝術性,只要能掌握好分寸,必要時不妨“花言巧語”一番。
幽默的六大招數(1)
第一招:巧作類比式
一次,作家劉紹棠到某大學講演時,對於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他都作了坦率的解答。這時,一位女學生遞上一張紙條,上面寫道:“既然文學要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那你為什麼總唱讚歌,不唱悲歌呢?難道社會沒有陰暗面嗎?”讀完這一尖銳問題,劉紹棠想了一下,便問那位女生:“你喜歡照相嗎?”見女生直點頭,劉紹棠反問道:“你臉上有光滑漂亮的時候,也有長瘡疤不乾淨的時候,那你為什麼不在臉上生瘡疤的時候去照相呢?”這一問,引得周圍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對於女學生提出的頗有難度的問題,劉紹棠不是急於作答,而是提出一個對方感興趣的問題,再進行反問,把文學作品的表達與年輕人的照相巧作類比,在言簡意明和風趣詼諧中,把自己的觀點寓於類比之中,讓人豁然開朗,印象深刻。
招式要領:通常回答有些人的提問時,正面的回答極易落入俗套,難以滿足提問者的口味,聰明的回答者會漫不經心地似答非答,引對方入圈套,接著使出巧作類比的招數,佔據主動,最後讓對方折服。
》》 第二招:因勢利導式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的劇本《武器與人》首次公演即獲得巨大成功。觀眾們要求蕭伯納上臺接受群眾的祝賀。當肖伯納走上舞臺,準備向觀眾致意時,突然有人對他大聲喊叫:“蕭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誰要看?收回去,停演吧!”觀眾們大都以為蕭伯納肯定會氣得發抖。哪知道,蕭伯納非但不生氣,還笑容滿面地向那個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有禮貌地說:“我的朋友,你說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說著,他轉向臺下的觀眾說:“遺憾的是,你我兩人反對這麼多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