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時,也在減少自己的市場價值。
網路效應有“直接網路效應”和“間接網路效應”兩種。直接網路效應是指同一市場內消費者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即使用同一產品的消費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消費者的效用,如前面講到的電話、傳真以及網際網路等。間接網路效應主要產生於基礎產品和輔助產品之間技術上的互補性,這種互補性導致了產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賴性,即使用者使用一種產品的價值取決於該產品的互補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一種產品的互補性產品越多,那麼該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就越大。比如,微軟視窗系統形成了很大的網路效應,每增加一個微軟視窗系統的使用者,這個網路的使用價值就越高,這是直接網路效應;由於微軟辦公軟體和微軟視窗系統是互補產品,每增加一個微軟辦公軟體的使用者,微軟視窗系統這個網路的使用價值也會越高,這就是間接網路效應。
第二章 當傳統管理學碰到現代電子商務(5)
我們這裡說的都是正網路效應,也就是使用者越多越好,更有意思的是,負網路效應也存在,也就是使用者越多價值越低。金庸小說裡華山派二弟子勞德諾給華山派帶來的就是負網路效應,因為他實際上是嵩山派派來的臥底。結拜兄弟或拉幫結派本來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實力,如果出了一個叛徒或奸細,反而減少了自己的實力,就變成了負網路效應。有正便有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耶穌好不容易收了幾個徒弟,還是看走眼了猶大。
“蘋果四代”和“四袋蘋果”有什麼相同之處?
知識點?雙邊市場(TwoSidedMarket)
中國的農貿市場很發達,每一個居民聚居區基本上都至少有一個,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農貿市場的建立其實很容易:在寬闊處蓋一大棚,在棚裡擺上一溜攤位,然後招各路商家、小販進駐,再向老百姓開放就可以了。老百姓走在農貿市場裡,可以貨比三家,碰到便宜的、合適的就買點兒;沒碰到,什麼也不買就當遛彎兒了。而商家就略有不同了,不是每一個商家都可以隨便進來賣東西的,要想進駐農貿市場,商家或小販要交一定的租金租用一個攤位,還需要定期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攤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它提供了一個讓小販和顧客進行交易的平臺,把千百個顧客和小販聯絡在一起。在農貿市場裡,攤位的一邊商家、小販要交費才能使用,而攤位的另一邊顧客不要交錢就能使用。攤位就是一個雙邊市場,農貿市場就是一個雙邊市場的集合。σ米σ花σ書σ庫σ ;http://www。7mihua。com
不僅農貿市場,很多現代高科技公司的運營也都是靠提供這樣一個雙邊市場,並把它作為自己的主要商業模型。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美國蘋果公司。網上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語,“人和人的差距就是你去買蘋果四代,我去買四袋蘋果”。這句流行語充分說明了蘋果公司產品的品位和受喜愛程度。蘋果四代指的是蘋果手機,蘋果手機就是一個提供雙邊市場的“攤位”,攤位的一邊是使用者,攤位的另一邊是應用軟體開發商,他們透過蘋果手機這個攤位,相互聯絡在一起。使用者可以透過蘋果手機瀏覽、試用和購買喜歡的應用軟體,而應用軟體開發商站在攤位的後面,把自己最得意的產品擺出來供使用者選購。這個例子裡的蘋果公司和農貿市場的贏利模式基本是一樣的——蘋果公司也是收取攤位費,應用軟體開發商要想得到在蘋果手機上的攤位,就要付費,比如他們必須花99美元購買蘋果手機的軟體開發工具。蘋果公司的這個雙邊市場和農貿市場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農貿市場只單方面收費——不收顧客(使用者)的錢——而蘋果公司的使用者則要花幾百美元買一臺蘋果手機。可以說蘋果公司是“雙邊通吃”,難怪它的利潤特別高,也就不難理解其為何能如此迅速地成長為世界上市值前幾名的大公司了。
當然,蘋果公司也不總是這麼風光,也有曾經敗走麥城的時候。這裡面有很多管理上的原因導致蘋果電腦差點被市場淘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蘋果公司沒有管理和利用好以蘋果電腦作業系統為平臺的雙邊市場。這個平臺和蘋果手機的平臺很類似,一邊是電腦使用者,另一邊是應用程式開發商。蘋果電腦的作業系統當時是很先進的,說比微軟先進應該是沒有爭議的。蘋果公司當時的策略是第三方應用軟體開發商必須花1萬美元才能買到蘋果電腦作業系統應用軟體的開發工具,要知道當時1萬美元不是一筆小數目。這就好像蘋果公司蓋了一個華麗的農貿市場,搭好了漂亮的攤位,然後每個商家、小販必須交1萬美元才能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