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面控制了法國的金融系統。1811年,當拿破崙的好戰政策和獨斷專行的執政風格違背了銀行家們的利益時,他們開始秘密聯絡波旁王朝的後裔,進行復闢。這些家族包括米臘博(Mirabaud)、馬利特(Mallet)、霍廷格(Hottinguer)等。銀行家們在法國和瑞士的勢力一直延續到現在。2009年美國政府與瑞士激烈爭議的所謂秘密賬戶問題,其目標直指米臘博等家族。
另外一派金融勢力就是19世紀初崛起的猶太銀行家族,其中最主要的家族包括羅斯柴爾德、福爾德(Fould)、斯登(Stern)、沃爾姆斯(Worms)等。在這些猶太銀行家族中,還有極少數皈依了基督教,他們包括貝列拉家族(Péreire)和海涅家族(Heine)。在猶太銀行家的內部也存在激烈的競爭,其中主要是羅斯柴爾德為核心的私人銀行體系與貝列拉、福爾德代表的法國動產信貸銀行這一股份制創新的模式之爭。
貨幣戰爭2 精彩導讀(3)
19日21:38
圍繞著銀行家族之爭同時展開的是法國政權更迭、對外戰爭、思潮湧動和革命頻起。19世紀的法國遠比英國動盪,遠比德國多元,遠比美國精緻。在經歷了種種光榮與夢想,失敗和恥辱之後,金權衝破了重重阻力,逐漸成為法蘭西帝國命運的主宰者。
第四章 美國:銀行家的“圈裡人”
美國曆史最為獨特之處就在於一切都幾乎是從一張白紙上起步。深受宗教迫害的人們從歐洲和其他地區湧入這個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新大陸,白手起家。美國沒有英國、法國、荷蘭等國商業資本主義時代就已經完成的原始資本積累,也沒有歐洲大陸幾千年創造出的市鎮、鄉村、港口、橋樑、公路等基礎工程的家底,這是一個幾乎永遠都無法滿足其胃口的資本與人力需求極度旺盛的市場。
極端豐富的自然資源、嚴重短缺的勞動力和高度稀缺的資本三大因素匯聚在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