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長一智吧,在他們不知道如何解釋的時候,勉強找了一個差勁的藉口。
“您不得不派別人去了,”他們說,“我們不想跟他作對。沒人像他那樣說話。”
他們裝備整齊,而他手無寸鐵,只能用言行作抵抗,但這就足夠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在什麼樣的人群裡,領導者都能挺身而出。在他信念的力量下,只要他下命令,人們就會本能地遵守。
重點:卓越的選才能力
這個強烈的信念是耶穌獲得成功的最基礎同時也是最偉大的因素。第二個因素就是他卓越的選才能力,他能發覺人們的內在潛力。當知道這個年輕的授道者所選擇的12個追隨者的名字時,尼哥底母一定決定很驚奇。這是怎樣的12個人!沒有一個有名望的人,沒有人曾取得過什麼成功。就是一些漁夫和小商販的集合,還有一個稅吏—人們最痛恨的一種人。這是怎樣的一夥人啊!
再沒有什麼比這個組織所取得的執行成績更令人驚奇的案例了。
就拿那個稅吏馬太來說,他的職業雖然為社會所痛恨,但那是個賺錢的職業。根據周圍鄰居的標準來說,他可能算得上富裕;當然他工作很忙,不能採取任何衝動的行為。僅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明他是如何加入信徒行列的:
“耶穌經過的時候,他召喚了馬太。”
太神奇了。沒有爭論,也沒有請求。要是換成一個渺小的領導者,他可能不得不說明這樣作的好處。“當然你現在作得很好,收入也不錯,”他可能會這麼說,“我不能提供給你現在所擁有的財富,事實上你可能會因此而變得生活拮据。但是我想我們會相處得很愉快,我們會幹出一番事業。”這樣的一段話可能會讓馬太回答說,“我得考慮考慮,”然後世界上就不會聽到他的名字了。
耶穌沒有說這些零碎的話。當他經過的時候,他召喚了馬太。世界上每一個決策人在讀到這句話的時候,都得承認這就是主。
他有領導者天生擁有的才能,能看到人們身上連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力量。
一天,他來到一個城鎮,巨大的人群包圍了他。鎮子裡有個財主叫撒該,個子很矮,商業才能出眾,但是大家都不喜歡他。因為好奇的緣故,他想看看這個有名的來訪者,於是就爬到了樹上。可以想象,當耶穌來到樹下讓他下來時,他是多麼驚奇。耶穌說:“今天,我要住在你家。”人群被驚呆了。幾個膽子大的人告訴了耶穌他在社會上的聲譽。他們說他不應該去撒該的家裡,這樣是不對的。他們的抗議都沒有起到作用。他們眼中的撒該是個不老實的小猶太人;而他卻在撒該身上看到了非同凡響的慷慨和正義感,只需一個瞭解這一切的人將這些都釋放出來。就像馬太一樣—在眾人眼裡,他只是被人瞧不起的稅吏,但是耶穌看到的是一個潛在的作家,他的作品將流芳千古。
無人知曉之人(6)
還有那個百夫長,在歷史上他只是不知名的小人物,也許每個商人都希望能遇上他。門徒有些歉意和疑慮地將他帶到耶穌面前。他們說:“是的,這個人是被羅馬人僱用了,你也許會責備我們把他帶到這來。但事實上,他是個好人,為人慷慨而且尊敬我們的信仰。”耶穌和百夫長互相看著,立刻發現兩人的一致—他們都對對方的力量有反應。百夫長說:“主,我的僕人病了。但是你不必去我家裡。我知道事情是怎麼做的,因為我自己也是決策人。我對這個人說‘去’,他就去了;我對另一個人說‘來’,他就過來。我對我的僕人說‘做這件事’,他就做了。因此,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耶穌的臉因興奮而發亮。他驚歎:“我在別的地方從沒見過這種信仰。”這個人理解他,兩個人都是決策人,他們有同樣的問題和同樣的力量,他們有共用的語言。
在他組織裡的人召齊以後,耶穌肩負巨大的培訓任務。這就需要他成功的第三個因素,即他廣大而無休止的耐心。教堂將每個門徒都封為聖人,盡力消除他們現實所犯的罪。在他挑選他們的時候,他們根本稱不上聖人。在3年的時間裡,他日夜同他們相處。他把全部的能量和資源傾瀉出來,以便在他們中建立理解。然而,從頭到尾,他們都沒有能夠真正瞭解。在這一章的開頭,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的胡鬧。故事在敘述時也有同樣的氣餒和失望。
儘管他說了很多,做了很多,他們仍然認為他打算顛覆羅馬政權,在耶路撒冷建立自己的統治。從此,他們從來沒有停止如何分配職權的爭論。他們中的兩個,雅各和約翰,讓自己的母親到耶穌那裡去問自己的兒子應該坐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