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呼籲過:“解放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時間,解放兒童的嘴。”如果我們做父母的把給予孩子自由的時間看做對孩子的施捨,那便是對孩子心靈的摧殘。因為,從小在壓抑和施捨中長大的孩子失去的不僅僅是自由,還有人的尊嚴。
解放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人類最不能傷害的就是自尊,在家庭中建立起親情樂園,創造和諧、寬鬆的環境,要從尊重孩子開始,要從尊重孩子的秘密開始。
2.成長需要理想
理想,是孩子心靈世界的陽光。
理想,是孩子心靈世界的陽光。失去了陽光,心靈世界就會是一片黑暗。
作為“知心姐姐”,我曾接過好幾名要自殺的少年打來的電話。他們共同的感受是“活著沒有意思”。
一名自殺未遂的女孩對我說:“早死晚死,早晚都得死。早死了,一切都能夠解脫,您說是不是?”
我說:“道理是這樣,人總是要死的。但人並不是為了死而活著呀。古代史學家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那些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死得有意義,死了還被人民紀念。你才13歲,正是大好的年華,又那麼聰明、善良,以後會有機會做許多事情,你現在死了,該多麼可惜呀!”
女孩說:“您說得也對。可我活著,我媽太累了。我媽工作那麼忙,還整天為我操心,天天要管我,我死了她也就省心了。長痛不如短痛,我死了,他們頂多難過幾天,可一輩子就輕鬆了!”
這個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的女孩,是那樣地善良,又是那樣地幼稚。她不明白的是,一個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生命的價值究竟在哪裡?
這又使我想起另一個14歲的少年。他身材高挑、相貌英俊,是學校的三好學生、班裡的班長。他在生活中也遇到了與所有同齡人相同的困擾。
有一天,他看了一個電視節目:記者現場採訪一個偏僻鄉村的放牛娃。
“你在這兒放牛做什麼?”
“讓牛長大!”
“那牛長大以後呢?”
“賣錢,蓋房子。”
“有了房子又做什麼?”
“娶媳婦,生娃。”
“生了娃呢?”
“讓他也來放牛唄!”
沒有想到,這幾句簡單的問答,卻誘發了這個少年的死亡念頭。死前,他在日記中寫道:“看了電視,我想到了自己……我為什麼讀書?考大學。考上大學又為什麼?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樣?找一個好老婆。然後呢?生孩子,讓他也讀書,考大學,找工作,娶媳婦……生命輪迴,週而復始。”
“這樣的生活沒有意義,這樣的生命沒有價值。”……這個14歲的少年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夜裡,在與父母一牆之隔的自己房間裡,他服毒自殺了。
一個個花季少年的自殺,一朵朵花蕾的過早凋謝,冷酷的現實給只關注孩子成績的父母們敲響了警鐘:決定孩子一生命運的,不是分數,而是理想。
今天,面對學歷至上的社會,父母也很無奈。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有個好前途呢?可是靠考試得到高分數就能過上美好的生活嗎?
父母過高的期望、過大的壓力,使許多家庭“窮”得只剩下“分”了……感情貧乏,親子之間的話題只有考試、考試、考試,成績、成績、成績。家裡失去了歡笑,也失去了應有的親情。全家人圍著“分數”轉,孩子考試分數高,全家便喜洋洋的;孩子考試分數低,全家人的心情就變得十分低落,家庭關係也隨之十分緊張。就像一個孩子形容的那樣……家裡處於“一級戰備”狀態,“戰爭”一觸即發。有個孩子考完試,老師讓把卷子拿回家簽字。第二天老師問家長是什麼態度,這個孩子站起來說:“昨天晚上,我遭到了一場‘男女混合雙打’!過去是‘單打’,現在該出手的都出手了!”
分數像一座山,重重地壓在孩子和家長頭上,極大地限制了孩子的發展,使孩子成了掙分的機器、分數的奴隸。
設身處地為孩子想一想,在這樣的環境中,哪會產生美好的理想?理想的種子,要生根、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必須有陽光雨露的滋潤。在沒有“陽光”、沒有“雨露”的生活環境裡,理想的種子要想發芽,難……太難了!
其實,家庭是培育孩子美好情感和理想最好的溫室。在童年和少年時代,孩子在家庭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