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沒有參悟出來,你要好好的鑽研。”
楊鵬舉心道:“一首詞咋就成了武功秘籍了。”
元好問說:“嶽元帥還有一本書,《武穆遺書》,這輩子誰得到誰可領兵打勝戰。聽說在宋朝,等你長大了不妨去看看。”
楊貞見元好問離開,心裡也放下一樁心事,馬上帶著張安石去壺口。他知道幷州守將知太原府事、權元帥左監軍烏古論德升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可守軍不多,他得早作打算。楊鵬舉也嚷嚷著要去,楊貞喝叱道:“爺爺是辦事,又不是看風景。”
看著嘟噥著嘴的楊鵬舉,張安石道:“楊將軍,就讓他去吧!蒙古軍不是還沒打過來嗎?”
楊鵬舉說:“你看,張伯伯都同意了。”
楊貞看了眼張安石,他知道張安石武功高強,師傅是全真七子中的王處一,也就不再勉強。
2。 第二章 ; ;蒙古血衛
壺口瀑布的落差高達30餘米,無法行船。船到壺口,必須把貨物卸下,把船拖上東岸,繞過瀑布,再推入水中續航。
在壺口瀑布往南4公里處,有一旋灣,這裡河面寬闊,水流舒緩,風平浪靜,這就是著名的壺口古渡。渡口東岸,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桑林,所以當時該渡口被稱作採桑津。後桑林被毀,渡口又改稱“船窩”。渡口擺渡的船隻全部由東岸商人經營,平時都停泊在東岸。
楊貞首先要控制的就是船隻,以防西夏進犯,背腹受敵。
三人騎著馬來到採桑津渡口,這裡依然行人往來,沒有一點戰爭就要到來的氣息。見到楊貞的人都和他親切地打著招呼,看來楊貞在這他的轄區內人緣不錯,張安石知道,為官一方,百姓不當面迴避就算得上是好官了。
楊貞到碼頭看了看,泊在這裡的船隻不少,數了數,有上百隻,他對張安石說:“從明天起,讓這裡的船隻最多兩隻擺渡,其它的的讓他們三天之內收回家,否則沒收。由你來督辦此事。”
張安石領命。
採桑津渡口有兩家茶館,左右各一家。左邊一家坐著幾個看上去走路累了口乾的人,正坐在那裡歇息。右邊幾個喝茶的人長得魁梧壯實,看上去(無)(錯)小說 m。quledu。com風塵僕僕,絕不是本地人,而且還是身負武功的高手,看到楊貞過來,把頭轉向一邊。張安石說:“將軍小心,這幾人來者不善。是蒙古人。”
楊貞說:“看出來了。他們來得好快。”
這時,前方又轉出幾騎攔在楊貞三人面前。為首一人一臉橫肉,滿臉胳腮胡,看著楊貞說:“楊大人,沒想到在此見到你。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呀?哈哈哈。”一干人都大笑起來。坐在茶坊裡的那幾人也圍了上來。
楊貞毫無懼色,沉聲道:“何方鼠輩,報上名來。”
胳腮胡說:“楊大人,死到臨頭,還不失男子漢氣概,倒也算是條漢子。素聞楊大人武功高強,我到想領教一下。不過,在你死之前,我還是把我們的身份告訴你。我等是大汗面前之血衛,我是這一彪的頭領呼查日力。”
楊貞一聽大驚,到不是怕這幫人馬,他擔心的是既然鐵木真的血衛出現在這裡,那鐵木真在哪裡?楊貞想套點話出來,他故作不解地問:“血衛?什麼血衛?我看是死衛。”呼查日力好像看出楊貞心事,哈哈大笑,說道:“楊大人,你不用擔心,大汗並沒有御駕親征。他為了彰顯對木華黎國王的重視,特別令我們血衛兩百人保護他。我對你說也無所謂,反正你是將死之人,還沒人從我們血衛手裡逃脫過。大汗為了對付中原武林,特意成立了一支一千人的血衛。這是我們蒙古精銳中的精銳。”
楊貞聽鐵木真沒來,鬆了口氣,血衛他到沒放在心上。低聲對張安石說:“你帶鵬舉先走,我來拖住他們。”
張安石說:“不,大人,我來拖住他們,你帶鵬舉走。”
楊貞說:“你馬上的功夫不如我,這十來人我還沒放在眼裡,脫身沒有問題。”
張安石知道楊貞一雙鐧出神入化,罕遇敵手。現在的重點在鵬舉,不能讓這小孩落入敵人手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楊貞又說:“鵬舉不能有閃失,要不我對不起韓將軍,對不起大宋。”
張安石說:“大人放心,只要張安石在,定要保證鵬舉周全。”楊貞從馬背上取出雙鐧,大聲叫道:“鼠輩們,來吧,爺爺陪你們走上幾招。”
邊說邊策馬揚鐧朝呼查日力衝撞過來,一招“指點江山”,看似往呼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