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十里天秀(第1/2 頁)
郢城,凌郡郡城,江東一等一的繁華所在,有樓臺歌舞不休的煙雨山,有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越湖,有脂粉流蕩十里的天秀河,有酒香菜香飄半城的樓外樓,亦有香火繁盛的普賢齋,結草廬讀黃庭的臥心觀,名傳江東的書麓院,行俠仗義的嶽華門,以及傳承千年的門閥世家們。
這是江州外景數量僅次於州城廣陵的地方,號稱秀麗天下!
它是典型的江東城池,水道四通八達,有三縱四橫天羅地網的美譽,泛舟河上,兩岸楊柳倒垂,波盪水面,掩映著白牆黑瓦,銅綠門環,美不勝收。
縱使冬日酷寒,這樣的美景難見,但年節將近,兩岸張燈結綵,燈火輝煌,與水中倒影連成一片,恰似銀河天降,又是另一番美態。
孟奇身著黑色勁裝,腰挎長刀,坐於一艘小船之上,眼前是花白頭髮的老者搖著槳櫓,兩旁是極盡奢華的樓船,它們或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不時傳出女子嬉笑聲,琴瑟靡靡之聲,猜拳聲,脂粉香味淡淡飄來,一番不夜勝景。
這便是十里天秀,萬丈風流!
孟奇饒有興致地左右打量,不時越過樓船,看向岸邊房舍,欣賞著水鄉風情。
兩邊時有樓船擦舟而過,上面倚欄杆抱女子的江湖豪客們哪捨得低頭看上一眼,讓孟奇在喧囂繁華之中得到了別緻的安寧靜謐。
“老丈,小可初臨郢城遊玩,不知有什麼地方非去不可?”孟奇端坐小舟中央,微笑看著搖槳的老頭。
老船伕呵呵笑道:“這得看小哥你喜愛什麼,若禮敬如來,普賢齋少不得走上一遭。裡面的僧人都有大法力大慈悲,如果尊崇元始,喜逍遙灑然。趁清晨,踏北山。於臥心觀品一壺茶,不亦樂乎?”
“老丈,沒想到你出口成章,言辭雅緻,人皆言江東人文鼎盛,我今日方才相信。”孟奇先是一愣,旋即笑道。
老船伕的談吐就像飽讀詩書的儒生。
老船伕自嘲道:“也就是年少時在書麓院讀過幾天書罷了,若小哥你推崇聖人之言。書麓院亦是不錯的去處,中古之時,曾有聖人於此講經,留下微言大義,在書麓院還未衰敗時,向來與周郡王氏並稱儒門聖地。”
“我聽到聖人之言就頭疼。”孟奇笑容揶揄,“倒是對吃的頗感興趣。”
“吃的?那樓外樓不能不去,叫花雞,越湖醋魚,煙雨釀。都是天下聞名的佳餚美酒,縱使不合自身口味,品嚐一下亦能多點談資。”老船伕當即介紹道。然後絮絮叨叨說了街頭巷尾諸多美食,說得情真意切,極其投入。
好久他才回過神,發現孟奇一直笑眯眯,沒有半點不耐煩。
“小哥是江湖好漢吧?”他看了看孟奇腰間特徵明顯的長刀。
“老丈好眼力。”孟奇浮誇地讚了一句,臉上笑意不減。
老船伕嘆了口氣:“老頭活了大半輩子,像小哥你這樣的江湖好漢倒是第一次見。”
“此話怎講?”感覺到老船伕在誇自己,孟奇頓時精神一振,正襟危坐。聆聽表揚,笑得略微矜持。
“外景高人不提。其他江湖好漢有的倨傲,不肯拿正眼看人。有的粗俗,以為粗口便是豪放,有的冷漠淡然,普通之事難擾他們心境,有的儒雅斯文,禮貌客氣,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像小哥你這樣發自內心隨和,總是帶著笑意的江湖好漢,實在少見。”老船伕真心實意說道。
自上船以來,他發現這名小哥總是含笑,有時因風景動人、世事繁華而微笑,有時因為說到感興趣的話題而一直笑眯眯,有時言辭幽默,笑容揶揄,與他相處,讓人心情變好。
“哈哈,家師一直說我性子跳脫。”得到表揚,孟奇笑得真心實意。
這時,耳畔傳來絲竹和喧譁之聲,抬頭看起,只見一條樓船經過,幾名俠客打扮的公子正與粉頭玩著矇眼抱人的遊戲,仗著耳力不錯,屢屢得手,引來嬌聲浪呼。
“想不到時近年節,天氣酷寒,郢城還如此熱鬧,有這麼多江湖人士……”孟奇嗤笑了一聲。
老船伕道:“也就是今年,往常不是這樣,人榜第一的‘無形劍’何九於興雲莊設宴,宴請其他幾位人榜高手,乃是最近轟動江湖之事,少不得俠少俠女們前來湊個熱鬧,即使只是旁觀一戰,亦會受益匪淺,喏,船上的那些便是。”
他揚了揚下巴。
“呵呵,想不到興雲之宴如此受矚目。”孟奇有點虛榮地感慨道。
“當然,踏入外景便是另外一番天地,飛天遁地,坐鎮一方,少有再趕路騎馬,遊歷江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