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頁)
若非如此,又何需遼城的將士替端郡王請功?
至於,那在遼城將士眼裡,會無視端郡王的功勞的人是誰……
百官都只能沉默以對。
不可說,不可說啊!
這些年來,雖然景泰帝表現得對沈熙這個外甥再寵愛不過,但也不是沒有明眼人,景泰帝對沈熙的忌憚,也不是沒有人看出來的。
但看出來是一回事,這叫他們怎麼說?
第428章
誰敢直言景泰帝的不是?
是以自然就只有沉默以對了。
百官可以沉默,但景泰帝這個帝王卻是不能沉默的,捷報傳回來之後,在新年第一次上朝時,景泰帝拖著尚未痊癒的病體對於端郡王沈熙的功勞給予了絕對的肯定,還道是待沈熙他日凱旋迴朝,定要親自嘉賞沈熙的功績!
有了景泰帝的肯定,百官自然也就將沈熙誇了一遍又一遍。
而端郡王府裡,上門拜訪的女眷也像那韭菜一樣一茬兒接一茬兒的,就是拜帖都收了起碼一麻袋。
不過,除了極為親近的幾家,安陽郡主都婉拒了這些上門拜訪的女眷。
安陽郡主本就是皇室貴女,上門拜訪這些人她不想見,還真沒人敢說出個“不”字來,而且誰都知道現在端郡王妃還在月子裡,郡王府的一應事務都由安陽郡主一人打理,總不能叫安陽郡主連端郡王妃以及府裡繁雜的事務都不理會,只陪著她們閒談吧?
各府的女眷哪裡能這般沒有眼色?
反正……
再過上不到半個月,就是端郡王府的小公子滿月的日子了,郡王府喜得麟兒,就算端郡王現在不在京中,以安陽郡主對孫兒的疼愛,這滿月酒是怎麼也不會省的。
到時候,她們直接上門吃滿月酒,不也是一樣的嗎?
於是,拜帖照送,但就算安陽郡主不婉拒了,真正會上門的也少之又少了。
而有安陽郡主攔著,徐玉見倒是半點也沒有受到打擾。
閒下來,徐玉見倒是開始試著揣摸沈熙自打去了遼城之後所做的這些事。
去遼城,這在沈熙的意料之中。
而沈熙能去遼城的契機,卻是因為穆宗的牌位被砸一事。
徐玉見難免的就會往深了想,是不是,這穆宗牌位被砸的事,其實也有沈熙的手筆在其中?
但隨即,徐玉見就將這個想法給否定了。
她相信沈熙在景泰帝遲遲不下決定的時候,有可能會做些什麼讓景泰帝快些下決定,但穆宗不管怎麼說也是沈熙的曾外祖父,可以說沈熙自小到大都是受著穆宗的餘蔭的,沈熙不是那種做事會不擇手段的人,就算要多費些事,他也絕不可能拿穆宗的牌位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那麼……
穆宗牌位被砸一事,必定只是個意外。
這個意外讓遼城完全亂了起來,也讓景泰帝不得不下了決心,將沈熙遣往了遼城。
之後呢?
沈熙平息了遼城之亂,還受到了遼城眾多百姓與將士的愛戴,更被這些百姓與將士視作是能讓遼城重新恢復平靜的守護神。
這其中,沈熙只怕不是什麼都沒做的。
再然後,沈熙領兵出戰,而且還打了勝仗,一直到這幾日,沈熙大敗北夷,並且生擒了北夷最有可能繼承王位的二皇子。
就算那二皇子最終被奸細救走了,但誰都不能否認沈熙的功勞。
既是有功,自然是不能不封賞的,更別提還有遼城的將士要聯名上書,替沈熙請功一事。
可沈熙現在已經是端郡王了,若是再進一步封賞……
徐玉見想到這裡心頭微微一跳。
她想起,曾經沈熙當著她與安陽郡主說過,他會成為端王。
端王。
大梁朝可從來都沒有過外姓王爺,就是當初太祖定了江山,幾個功勳卓著的將領,也都只是封了爵,而並未封王。
那麼……
沈熙有可能打破這個定律嗎?
徐玉見也想不清楚。
她這般將沈熙離京之後的所有事都了一遍,倒似是沿著沈熙走過的路重新走了一遍一樣,心裡只覺一片寧靜,後來倒是再沒有去想沈熙有沒有可能成為大梁朝第一個異姓王了,而是想著,沈熙什麼時候能夠回來。
既然北夷至少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捲土重來了,那沈熙回京自然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就是不知道,他要什麼時候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