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當時,多數軍官主張走第一條路線,理由是時間緊迫,要迅速迎擊敵人。
葉劍英經過深思熟慮,反對走這條路。
說出自己的想法:“用兵貴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李易標不是傻子,肯定會料到我們走那條近路。
我們反其意而行之,偏不走捷徑,出奇兵,採取偷襲的辦法,攻下連平。”
他標出一份詳細的進軍圖,同大家商量具體的進軍路線和沿途克服困難的辦法。
軍官們覺得他的方案有道理,轉而支援他的意見。
張民達最後決定說:“那就請參謀長再部署一下兵力,部隊稍事準備,即行開拔。”
7月15日,第二師在張民達、葉劍英率領下,全師從山村開拔到花縣,從那裡沿廣韶鐵路,乘火車抵達英德,宿營休整,然後輕裝前進。
第二天,部隊頂著滿天星斗,從百步出發,經大鎮沿翁源、龍仙出南浦、陂頭,經過7天艱苦行軍,23日進抵桃花坪之水浸棟。
部隊沒有停留,在夜幕的掩護下,迅速翻越崎嶇鳥道,直達連平城郊。
此時守敵毫無察覺,四門緊閉,猶在酣睡中。
24日拂曉,突然下起瓢潑大雨。
張民達、葉劍英部署先頭部隊冒雨前進,隱蔽在城下,令機槍營長調幾挺機槍做好掩護,然後命令炮兵連長,瞄準城牆,猛烈開炮。
頓時轟開幾個缺口。
槍炮齊轟,電閃雷鳴,步兵連士兵以飛快的動作衝入城內。
這時敵人從睡夢中驚醒,慌忙還擊,亂成一團。
敵師長麥勝芳大喊警衛連頂住,被當場擊斃。
守城叛軍大部被俘,繳獲無數。
連平大捷,震撼叛軍。
李易標率部逃往江西。
惠州叛軍頭目楊坤如等聞訊,又復縮回烏龜殼內。
陳炯明、林虎等重返廣州的美夢又一次破滅了。
這次戰鬥的勝利,保證了黃埔軍校的正常教學,鞏固了廣東革命根據地。
十三、艱苦創業,練兵香洲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第一篇(17)
連平戰後,二師奉命調回廣州。
葉劍英沒有按原來約定返回黃埔,廖仲愷秘密召見了他。
“有件事非常機密,想讓你來辦,不能洩露出去。”
廖仲愷見到剛剛勝利歸來的葉劍英,板起面孔,嚴肅地說,“剛接到的訊息,蘇俄答應無償援助我們一批軍械已經起運。
這批軍械到來之日,如何接管會帶來麻煩,如果走漏風聲,不但陳炯明叛軍會來搶劫,就是駐在廣州的滇軍、湘軍、贛軍等其他部隊也會一齊來哄搶。
怎麼處置這件事,我和總理正在傷腦筋,要想出萬全之計。”
葉劍英屏息諦聽著,他日夜盼望的這批武器就快要到來了,不由暗自高興,但聽到如何接管還會引起這麼多麻煩,也擔憂起來。
廖仲愷接著說:“我初步設想,等待運送武器的軍艦到來時,組織一個團的兵力去擔任保衛、卸送和接管,由你來當團長負責經辦,可千萬不能出差錯。”
葉劍英以他特有的軍人姿勢立正敬禮,表示接受任務,準備告辭。
但廖仲愷示意他坐下,“還有一件事要交給你來辦,此事十分緊迫,需要你立即出馬!”原來,孫中山與廖仲愷商量要粵軍第二師在香山(後改中山縣)成立一個獨立營,配合黃埔軍官學校培訓軍士,充實到各個部隊去,以壯大革命軍的骨幹力量。
這需要物色一個既有軍事理論知識又有實戰經驗,且能獨立完成訓練的人才。
廖仲愷向孫中山推薦,葉劍英出任香山縣縣長兼獨立營營長,負責訓練革命基層骨幹。
葉劍英立即表示從命,謙虛地說:“辦教育的事,我多少做過一些,只是地方上的事,過去很少接觸,也很不熟悉。
所以,香山縣長一職另選別人吧。
我請求暫時離開二師和軍校,集中一段時間專心辦好獨立營,不知是否妥當?”廖仲愷讚賞葉劍英不計較職位高低的公僕精神,但對他不擔任縣長一事,沒有立即表示同意:“不過你到香山以後不能孤立地辦獨立營,地方上的事不能全不過問。
那裡我去過,農###動的發展要關照一下。
縣長人選,我們再考慮。”
又提醒他擔任軍校講授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