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小林,公司準備在海口建立分公司,霍總大力推薦你當分公司總經理,你覺得怎麼樣?”
我一聽,突然一股熱血衝上腦門,我一直都是公司中最年輕、資歷最低的員工,通常都是我去做大家不願意做的事,我做夢都想不到這個機會能輪到我。
我說:“謝謝秦總、霍總的信任,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勝任。”
霍總鼓勵我說:“年輕人,你說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就這樣,海南食品工業聯合開發公司海口公司成立了,註冊資金50萬元,我被任命為法人代表,擔任總經理職務,享受國營企業正科級待遇。那年我24歲。
那段時間,我起早貪黑,從裝修鋪面到招聘員工,從市場調查到市場營銷,從進貨到出貨等大事小事,都親力親為。原以為做了分公司總經理,我就可以大展身手,可一旦坐在這個位置上,才發覺情況並不是想象的那樣。
那時期,國家出臺政策,為了避免政府參與經商,所有政府部門必須同屬下的商業企業脫鉤。輕工部食品工業聯合開發總公司變成了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原來公司掛靠在輕工業部,有政策,有批文,現在沒那麼多特殊優勢,主要都要靠自己了。
海口分公司成立以後,沒來得及享受國家政策的優惠,我們唯有自食其力。
分公司成立的初衷,上級老總決定做水果和飲料批發生意,計劃把山東的蘋果等調回海南,把海南的椰子汁、芒果汁等往大陸調運。我接到的第一宗大生意,就是總公司調了一車皮山東蘋果交給我去銷售,可蘋果在湛江卸車再運到海口,已經爛了很多,最後想方設法趕快批出去,還是虧了很多錢。
為了接近市場,我們把分公司搬到在海南省最大的批發市場——水產碼頭副食百貨批發市場,裡面有很多個體戶,生意特別紅火。
但是,我們作為國營企業,表面上看有很多優勢,但實際上,在這改革開放的經濟浪潮中,國營企業的劣勢也越來越明顯,難與個體戶競爭。
比如,雖說我是分公司老總、法人代表,但財務權在上級總公司,做什麼都要向上級申報,等到批准時,機會往往早已過去。而個體戶市場反應和行動就非常快。
我知道,這也不能怪我的上司秦總、霍總,因為他們已經給了我很多機會,其實,他們也有他們的上司,也一樣受到體制的限制。
我感覺到:一切都在變,計劃經濟正向市場經濟轉軌,國營企業體制越來越受限,私營企業卻正在高速發展。
那時的私營經濟,雖說只是當時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但我發現,私營企業應變更加靈活,這一點我在做擺賣圖書、過塑相片、租售音像等生意中就深有感觸。
我當總經理的時候,月工資已超過1000塊錢,比我好多同學多很多。但我業餘開音像租售店,利潤還比當總經理多幾倍。
當分公司總經理兩年,我做了很多努力,分公司沒有盈利,也沒有虧損,但辜負了領導對我的期望。
當時,海南總公司的盈利也在下滑。霍總任期期滿,調回北京了。由於分公司業績不好,我回總公司時,總感覺到其他同事在對我冷嘲熱諷。以前我在公司時,大家都很喜歡我,自從當上分公司總經理後,經常聽到諷刺的聲音,現在冷言冷語更多了……
突然,我的偏頭痛又發作了。一連幾天,我自己一個人躺在宿舍裡,不吃不喝。這時候,誰會知道我在默默地接受痛苦的洗禮呢?
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我不斷在盤問自己。
我想:按照我目前的職位,在這個體制的公司裡,我什麼時候才能晉升呢?而就算晉升又如何呢?按照公司的制度,做個總經理並沒有足夠的權力,也沒有多大的自我發展空間,在這種體制裡呆下去,我什麼時候才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來呢?
翻來覆去,突然,我看到床邊書桌上,相架中初戀女友莉莉的照片,她彷彿默默地看著我,我記起我回海南時給自己許下的諾言:
“我一定要在海南幹出一番大事業,我要證明給她看!”
可是,如果這樣下去,發展無望,就算莉莉還等我,我何時才能買房買車,我何時才有經濟能力娶到老婆呢?
於是,我痛定思痛,我決定下海,另謀出路。
當父母聽到這個訊息,他們堅決不同意,當我的好朋友阿江聽說我要辭職,也沒有支援我。他們認為:
“這麼好的收入,這麼好的職位,很多人都求之不得,怎麼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