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第3/4 頁)
觀火的意思。可一旦中華決定對日本下手,那必將引起美國的震動。這點不論是中華和大秦都會顧忌一下的!”
這是山縣右賓衛的分析。
“天皇已經下詔,全民進行玉碎戰爭。日本人口一共有一億五千萬。一旦全民皆兵,區區十萬秦軍是不可能真的做到徹底消滅日本的。所以這場戰事很可能久拖下去,關鍵是看秦軍第一步會如何進行。而一旦美國介入,日本將有可能在這次戰爭中獲得新生。”
這是工藤幸元的分析。
“日本的經濟百分之六十依賴中華,如今戰爭進行了兩年,日本經濟已經瀕臨崩潰。如果不是之前四國聯軍以日本為後勤基地,為日本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恐怕現在日本經濟已經崩潰了。
而這次秦皇布‘滅絕戰書’,鑑於之前秦軍的瘋狂戰鬥力,日本在歐洲的國債已經賣不出去,股票也已經縮水七成。可以說,日本現在若不是依靠著國民的服從性和堅韌性,以及天皇陛下無與倫比的號召力,日本這個國家也早就崩潰了!”
只是松下英的分析。
“如此說來,此時正是日本最虛弱,也最堅硬的時候。虛弱是說日本國內,堅硬是指這個國家在面對外國侵略上。一旦秦軍動渡海戰役,成功登陸,那日本將會瞬間崩潰。也就是說,秦軍是否能第一階段作戰成功,就成了日本能否撐下去的關鍵。
若是秦軍登陸作戰失敗,那日本的國民信心就會空前高漲,世界證券市場對日本的信心就會大增,日本的軍費也會源源不斷。可秦軍一旦登陸成功,日本雖然沒敗,可已經敗了。”
這是季中做的最後總結。
“一戰定乾坤”說的就是這個時候。
“不錯,這次就是一戰定乾坤。不過,我們日本承受不起哪怕一場戰敗,秦軍就承受的起嗎?”
日本皇宮松之閣內,仁武天皇緩緩對著周遭的文武大臣緩緩說著。那舒緩的音調和充滿自信的語氣讓原本心懷忐忑的群臣慢慢靜下心來。
“秦軍同樣也承受不起一次戰敗。他們的秦皇將秦軍捧上了戰無不勝的至高巔峰,站的越高,摔得越痛。秦軍計程車氣是依靠之前無數次的勝利換取的,只要一次失敗就會讓秦軍計程車氣一落千丈。在東亞戰場,只要打敗了秦軍的第一次進攻,秦軍就絕對沒有士氣再動第二次。
當然,卿等必須牢記,這次日中之戰並不能徹底摧毀秦國和中華。真正能摧毀秦國的戰爭在歐洲。只要日本能斬斷秦軍對日本的覬覦,那等到歐洲聯軍擊敗秦軍時,就是大日本帝國反攻大陸的最好時機!”
沒有人提出,若是歐洲聯軍戰敗怎麼辦。事實上,沒有人認為歐洲軍隊會戰敗四百萬,整整四百萬啊!除了中華,還有哪個國家能拿出四百萬軍隊進行一場戰役?雖然中華號稱人口十六億,可他到現在不是也只有一千萬作戰軍隊嗎?而且這一千萬軍隊還分散在龐大的領土上四處征戰駐守。
再者,戰爭打的是金錢,是綜合國力。整個歐洲的綜合國力加起來,源源不斷的兵員,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源源不斷的武器。。。。。。這麼多源源不斷,日本人想不到中華和大秦能扛下來的理由。
田中相小心地對仁武天皇道:“陛下,既然如此,那為何還要向大秦派出公使去朝貢呢?”
仁武輕笑道:“明日朕就會讓媒體公佈朕這一決定理由。大秦嘛,他畢竟是東亞這片土地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作為晚輩,朕對其保持基本的尊敬是應該的。而且,大秦如今的實力的確是東亞第一。派出公使若是能博得秦皇的歡心,讓他放鬆對日本的壓迫,這不是很好嗎?!對了,公使團傳回資訊了麼?”
外交省瀨原朝立即回答道:“公使團傳回訊息,他們已經透過中華政府與大秦取得聯絡。”
“哦?!”仁武欣喜地轉過身,“大秦方面同意朝貢了嗎?”
瀨原朝露出奸計得逞的笑容:“是的。大秦方面同意了。不過。。。。。。不過大秦禮部要求我們去咸陽朝覲秦三世皇帝。不用去騰水!”
“嗯?”仁武皺了一下眉,遲疑地道:“去咸陽?”
國防部谷田塍鎮忙道:“陛下,那秦三世不是重傷嗎?國事都交給了鎮南王,他怎麼能接受覲見?還是讓公使團再派使節,前往騰水吧!?”
瀨原朝也點頭道:“是啊,陛下。既然大秦禮部有要求去咸陽覲見秦三世,那不妨再派一支使團去騰水。。。。。。據可靠訊息,鎮南王秦聖必定是大秦的四世皇帝,此時應該。。。。。。”
仁武隱蔽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