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她不要讓史湘雲和賈寶玉相處太親密現在開始要適當保持距離,並讓她轉告史湘雲說不要和賈寶玉相處失了身份不然讓人傳出去她豈不是會變成第二個薛寶釵。雖然史家明面上還對賈母安排的史湘雲和賈寶玉的親事贊成,其實私底下已經開始悄悄的為史湘雲安排打聽另外的人家。但因為以前史家曾傳出的定親訊息使得很難再能找到像衛家那樣的好人家,最後只能選定了幾個軍中參將家的嫡子,而且還都是遠在邊塞的地方,一旦出嫁就得跟隨夫家住到那地方,這又不禁使史家希望賈母最後還是能勸動貴妃賈元春同意史湘雲和賈寶玉的親事不僅能讓史家得助力,也省的人們說他們虧待兄長留下的唯一子嗣。
其實這件賈母搞得烏龍事件雖說有讓史湘雲的名聲受損,不能再跟高門大戶結親,但也就是如此反而使史湘雲擺脫了原著中嫁給衛若蘭,年紀青青不僅做了寡婦最後還連累被買入花船的命運。
其實順親王府的那個所謂王大管家和薛蟠說的並非都是實話,這次選庶妃指定是要官宦書香人家的女兒的,像薛家的這樣的商戶人家的姑娘人家其實是純粹不在考慮範圍的。他之所以會派人接下薛家的草帖主要是因為最近市面上流傳的關於薛寶釵的流體貼風情的流言,讓他覺得這樣的尤物或許能讓他那風流的主子感興趣收到府裡當個侍妾噹噹,而且這薛家不是號稱有萬貫家財,當家的薛蟠又是個呆霸王,說不定他們家王爺還能財色雙收,所以才派那個媒婆跟薛蟠回去的。那個媒婆回來對王管家好一頓稱讚薛寶釵,說一看就是個豐滿能生養的而且姿色不俗的比現在府裡那些經她手接回來的侍妾要強的多。見這個媒婆這樣保證,王管家決定等選庶妃這件事忙完以後,自己就向王爺進言把這個薛寶釵接進府裡來,如果這薛寶釵真如傳言中的那樣有風情討王爺的喜歡又能帶來大筆的銀錢,說不定自己也能得到王爺的稱讚呢!
賈雨村調回京任職就投奔了賈府認了宗住在了興隆街,自林如海調回京以後就頻繁的來訪林府想讓再提攜他。林如海知道他是那種為了自己的前程會隨時翻臉的小人,見現在他又和賈家打的投機對林家來說沒有任何利用價值所以就總是避而不見,然後吩咐林管家透出話說是因為不喜他當年在京陵收銀錢替薛家遮掩的事所以不想再見他。又怕賈雨村將來萬一走運得勢會因此報復林家就先下手,在每月給皇帝的密摺中指名道姓的點出賈雨村給賈家王夫人和薛家辦的事,並特別說明現在仍在為賈家出謀劃策讓皇帝派人注意提防。賈雨村見林如海這條路堵死以後就更加對賈家上心,因為他覺得雖然賈政官職不高可是她的女兒賈元春是現在宮中最得寵的貴妃娘娘,自己只有和她家搞好關係不愁將來沒有好發展,而且還在心中決定了自己將來一旦上位一定會跟林如海討回現在受到的輕視和無禮。
忠順親王府仍如約派人來賈家向賈寶玉索要琪官,賈寶玉因此被賈政打了一頓,躲在大觀園養病沒再和薛寶釵和眾姐妹胡鬧。薛寶釵心中雖然有了其他主意但仍然如常貼身關心照顧賈寶玉,每天頻繁的進園到怡紅院和襲人分工合作把賈寶玉管了個滴水不漏,把晴雯麝月這幾個大丫頭反而撇在一旁幹看著插不上手。史湘雲反而因為周嬤嬤的叮嚀和管束只和賈寶玉保持著平常的來往,並沒有因為賈寶玉這段難得安分呆在大觀園的日子讓兩人有任何的進展,而是晴雯則因為頻繁的給她送來賈寶玉的訊息和她更好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使的史湘雲恨不得向賈母討了她來服侍自己。
皇帝因為打算清理那些謀反的勢力擔心賈政也在京中和他們勾結,所以就點了他的學差八月十二起身離府。賈寶玉養好病以後隨即越發在大觀園中無法無天起來,因探春偶然的興起下帖招眾人吟詩而起了建詩社的主意。還稟明賈母要派人請林黛玉來,被賈母以林黛玉過不久要成親不能再出門為由拒絕後沒辦法只能怏怏的回去和眾人準備。
不一日劉姥姥帶著板兒再次到賈府拜訪,不過因為現在她們家和賈璉已經有了關係幫忙賈璉買了不少他們鄉下的地,所以這次是專門拜訪王熙鳳和賈璉來的。王熙鳳也因為她知道自己家的一些私密事所以就沒有通報賈母,單獨在自己院子裡招待現在已是一副鄉下富家老太太的和小少爺的劉姥姥、板兒。原來劉姥姥拿著王熙鳳給的一千兩銀子回去就和女兒女婿商量著買了不少修了新房子地當起了地主婆,給板兒也單獨請了個好先生在家好好教起了他。所以現在的板兒已經是一副彬彬有禮的學童模樣,不再是原來那副沒見過世面鄉下小孩的樣子,讓王熙鳳看著也是欣慰不已。而劉姥姥也因為知道這王熙鳳一家在她們鄉下偷偷置產的事,所以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