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切,但也損失了很多,包括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朋友、我們的環境。可是,到頭來卻發現,我們所做的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多數情況下,“做好”並不代表“做對”,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
變“事隨人轉”為“人隨事轉”的觀念(1)
在企業的日常運轉過程中,很多企業,特別是大多數製造業的部門都是按照職能來分工的,如人事、生產、採購、物料、工程、開發、財務等。但是,從來沒有人考慮這樣做對不對,這樣做好不好,而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於是便出現了有的部門忙得不得了,有的部門無事可做的現象。客戶下訂單,並不只是給生產部下的,而是對整個企業下的訂單。所以,對於任何一個訂單,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有責任按質、按量、按期完成。可惜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部門認為“我的本職工作做完了,已經與我無關了”,可是實際上那個訂單還沒出貨呢!怎麼會這樣呢?
有的員工很忙,有的員工卻無事可做,無事可做的人不來幫忙,這就是按常規的職能分工所產生的後遺症。工作的完整流程被人為地割裂,造成了以部門為中心、以職能為中心、等待事情找上門的現象。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這個事我怎麼不知道?”“這個事怎麼沒有通知到我?”“這個事我不清楚。”我們總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圍繞人來打轉,但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人不去推動事情發展,那麼它將永遠不會有任何進展。
汽車站售票處就是一個例子。記得幾年前去車站買票,車站有一排售票視窗,如車發往多少個地點就會安排多少個視窗。但是,可能去上海和北京的人特別多,那麼這兩個視窗的售票員就會忙得不可開交;而去西藏和青海的人比較少,這兩個視窗就冷冷清清,售票員就很清閒。長期這樣的話,北京、上海這兩個視窗的售票員就會有意見了:“我為什麼這麼辛苦,而你們卻都沒事幹?”如果說按績效進行考核,多賣票的多付工資,那麼,問題又來了。負責西藏、青海方向的售票員會說:“為什麼要把這麼冷清的地方分給我?”管理的問題會隨之而來,這就是部門過分分工和割裂導致的結果。
不過,現在可不一樣了。賣票視窗現在透過計算機聯網了,每個視窗都能出售去任何方向的車票,顧客購票時可以隨意選擇,看哪個視窗不擁擠,就去哪個視窗買票。這樣,由顧客去分配售票員的工作量,相比較就合理多了。
那麼,我們的觀念是怎麼轉變的呢?我們應該找出事情發展的流程,以事為中心。假如這件事是一條河流,要讓河水順利流淌,所有的人都應該為河水的流淌挖好河槽,清除障礙。因為事在中央,我們只能圍繞事情進行協調,“人隨事轉”,而不是“事隨人轉”。只要我們想辦法主動清除阻止事情發展的障礙,主動地去服務,主動了解事情進展的程度,配合做好自己的工作等,特別是針對目前企業環境複雜多變、事務繁雜的情況,更要發揮員工的自主協調能力,不能指望千軍萬馬等著一個人來指揮。
未來的企業應該使主要的工作流程形成一個共享的資訊流,讓資訊流始終保持暢通,使所有的人、所有的部門都圍繞著這個中心來配合進度,決定自己應該做什麼工作。
圖1是一張某醫院的病人就診路線圖,各項工作站別固定不動,也沒有按流程排列。同一個病人,醫生往往要看兩三次,收費處也要收幾次費,大大浪費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筆者對此深有體會。而且病人要來回奔波往返,想自己跑完這些流程不是容易之事,必須有人陪護才行。本來100個人看病,每個醫生如果一次看完,就100次而已,但由於流程設計得不合理,醫生要看300次左右。每個病人再帶一兩個陪護的,醫院就擠滿了人,醫生、護士一片繁忙,病人卻怨聲載道。我們常常看到醫院人很多,大家都很忙碌,其實做的工作並不是太多。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事隨人轉”,患者必須跟著醫生轉,從這個科到那個室,就診檢查,東奔西走;而不是“人隨事轉”——醫生集中為患者提供“會診式”、“一站式”的服務。如果有“一站式”就診設計,醫生都圍著病人轉,相信將是另一種局面。圖1某醫院病人就診路線圖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變“事隨人轉”為“人隨事轉”的觀念(2)
一般來說,現在公司的機器都是按照工序和專業來排列的。什麼叫按專業排列?舉個例子說明一下。例如,在生產五金產品公司的裁斷車間裡,全部是裁斷機,裁斷以後會搬到下一個車間——衝壓車間;衝壓車間全部是衝壓成型機,完成以後要全部搬到鑽孔車間打孔;然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