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滅汝邪!”權聞之,知其輕己,偽手書以謝羽,許以自往。)
(《三國志。孫權傳》:權內憚羽,外慾以為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
曹操派出的第二隊援樊人馬由徐晃率領,這次關羽的運氣並沒有那麼好了。當時關羽正屯兵圍頭山與其他四個山丘,徐晃佯攻圍頭屯,卻秘密攻取了四山丘,關羽不服,率五千兵馬出戰,也被徐晃打敗。關羽只好敗退。由此之後,戰局便發生了驚人的逆轉。關羽的勝勢傾刻間便變成了敗勢。
(《三國志。徐晃傳》:賊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冢。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關羽想回南郡,但卻在敗退路上聽到了一個可怕的訊息:南郡和公安都被東吳攻佔了。關羽沒想到,自己的後方竟然已經成了東吳人的巢穴。
其實,關羽在圍攻曹仁前,也在公安、南郡部署了一定的兵力,目的是防範孫權的進攻。為了矇蔽關羽,東吳主將呂蒙假裝生病,關羽上當,果然把大部分兵力抽調到了前線戰場。於是關羽的後方便空虛了起來。
(《三國志。呂蒙傳》:後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稱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
東吳的麻痺戰術繼續實施。由陸遜任右都督,代替呂蒙。而陸遜則寫了一封信給關羽,吹捧了一番關羽的神勇本領,還故意提醒關羽要小心徐晃的陰謀詭計,最後又說我這都是些淺薄之見,謹供參考而已。關羽讀罷陸遜的來信,馬上放下心來,他認為陸遜是“自謙託大”,水平不過如此,自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與曹軍作戰了,
(《三國志。陸遜傳》:遜至陸口,書與羽曰:“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同盟,聞慶拊節,想遂席捲,共獎王綱。近以不敏,受任來西,延慕光塵,思稟良規。”又曰:“于禁等見獲,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勳足以長世,雖昔晉文城濮之師,淮陰拔趙之略,蔑以尚茲。聞徐晃等少騎駐旌,闚望麾葆。操猾虜也,忿不思難,恐潛增眾,以逞其心。雖雲師老,猶有驍悍。且戰捷之後,常苦輕敵,古人杖術,軍勝彌警,原將軍廣為方計,以全獨克。僕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雖未合策,猶可懷也。儻明注仰,有以察之。”羽覽遜書,有謙下自託之意,意大安,無復所嫌。)
待關羽已經完全被麻痺後,呂蒙便率兵從尋陽逆江而上了。為了防止敵方舉烽火報信,呂蒙採取了喬裝奇襲行動。他將精兵藏於商船中,使他們穿白衣搖櫓,日夜間行來到關羽所安置的江邊屯候,把守衛士兵全部綁住。就這樣,呂蒙的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就來到了公安城下。
(《三國志。呂蒙傳》: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於�冓�鹿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
留守公安的是將軍傅士仁。呂蒙讓虞翻去當說客。虞翻到公安城門口求見士仁,士仁不肯相見。虞翻便留下書信一封,裡面寫道:“吳軍突如其來,你等烽火來不及舉,防禦工事也來不及佈置。這不是天命,是因為我們有內應在你方。如今呂蒙將軍正欲到南郡,切斷與公安之間的陸路通道。到那個時候你就像是在簸箕舌上行走,怎麼狂奔也免不了滅亡。太晚投降就會失去信義。所以叫我說呀,你晚降還不如早降。”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三篇 痛失荊州(3)
士仁兵寡,自然知道虞翻之說並非虛詞,於是流著淚投降了東吳。
(《三國志。呂蒙傳》: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吳書曰:將軍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說之。翻至城門,謂守者曰:“吾欲與汝將軍語。”仁不肯相見。乃為書曰:“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知得知失,可與為人,知存知亡,足別吉凶。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將軍不先見時,時至又不應之,獨守縈帶之城而不降,死戰則毀宗滅祀,為天下譏笑。呂虎威欲徑到南郡,斷絕陸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將軍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則失義,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