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拿破崙以其唯一可動用的預備隊莫尼爾師支援華亭師,因為拉普師已被他派到波河彼岸去了。
他派一名副官去召回拉普,但是命令一直到傍晚才送到。莫尼爾師雖一度奪回了卡斯特爾切利奧洛,但最後還是被逐出。此時此刻形勢極為嚴重:拉納軍和維克托軍傷亡都很大,彈藥也消耗殆盡;更為嚴重的是法軍僅有15門炮參戰,而奧軍卻有近百門炮;由於炮兵遠居劣勢,法軍的這兩個軍不得不且戰且退;在3個騎兵旅反衝擊的掩護下,他們一直退到4英里半開外的聖吉利亞諾村。
拿破崙和他的參謀們這時騎馬趕到了聖吉利亞諾,但由於已無預備隊可用,會戰看來敗局已定。
當天早些時候,在他意識到他正受到梅拉斯全部兵力的攻擊時,他曾派副官布魯耶爾斯到12英里之外的塞拉伐裡去傳令德塞火速趕回聖吉利亞諾。下午5時,正當千鈞一髮之際,德塞率包德師趕到了。
拿破崙、貝爾蒂埃和德塞匆匆在馬背上緊急會商。德塞說,他在反攻之前必須有強有力的炮火準備,他帶來了包德師炮兵的8門炮,加上馬蒙仍在戰場上使用的10門炮,共18門炮;以此對勝利中的奧軍縱隊用霰彈實施近距離急襲。包德把他的兩個步兵旅部署在亞歷山大里亞道路的兩側,而德塞則身先士卒領導反衝擊,但不幸重傷身亡。拿破崙命令克勒曼支援反衝擊;當時克勒曼的騎兵旅僅剩下400人,另外再加上第一執政近衛軍的兩個騎兵連,克勒曼揮鞭向業已動搖的奧軍縱隊的左翼衝擊,在通往卡西納格羅薩方向殺開了一條血路。這個步、騎、炮三兵種的聯合反攻似乎摧垮了奧軍計程車氣。
主宰法國(10)
奧軍驚慌失措,向橋頭陣地倉皇撤退,紛紛奪路過河,人馬亂成一團。
當晚,法軍在他們前一夜據守的卡斯特爾切利奧洛至馬倫哥一線宿營。
這一仗,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法軍傷亡5835人,而奧軍則高達9400人,佔梅拉斯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
次日上午,梅拉斯派人持停戰旗前往法軍陣地請求休戰。15日傍晚,貝爾蒂埃和梅拉斯簽訂了亞歷山大里亞停戰協定。雙方同意在最後和約簽訂之前停止在義大利境內的一切敵對行動。同時,奧軍應不遲於6月26日撤至波河以北和明喬河以東地區。為了隔離法奧雙方的軍隊還應在齊斯河與明喬河之間劃一個非軍事區。從預備軍團的前衛越過大聖伯納德山口算起恰好過了一個月。義大利境內的戰事現已結束。第一執政在國內戰線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親自處理。他把預備軍團併入義大利軍團,並全部交給馬塞納統率,他自己則於6月25日啟程返回巴黎。
對於拿破崙翻過阿爾卑斯山從背後攻擊義大利北部的奧軍這一大膽的戰略構想,人們是佩服的,但是在實施這一構想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許多失誤。這些失誤有軍事行政方面的,也有戰略戰術方面的,如同俄將蘇沃洛夫一年前在類似嘗試中所遇到的一樣,幾乎以失敗而告終。說實在的,要不是在馬倫哥會戰高潮時交了一點好運,他必輸無疑。
自1799年11月霧月政變拿破崙成為第一執政後,他既要統率法國的陸、海軍,又要治理一個擁有3000萬人口且處於混亂之中的國家。
當時,國庫空虛,武庫裡的武器、彈藥及裝備庫存也消耗殆盡,軍隊因在義大利戰場屢遭失敗而士氣低落。儘管拿破崙接過的是一副一窮二亂的爛攤子,但他不僅在萊茵河一線維持了一個10萬人的軍團,在阿爾卑斯山的濱海地區維持一個5萬人的軍團,而且還在4個月內為其大膽的計劃建立一個全新的預備軍團。
所以,無怪乎這支大軍越過阿爾卑斯山時,武器彈藥匱乏,步兵和騎兵都未達到編制人數。
拿破崙在貝爾蒂埃的協助下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並且取得了貝爾蒂埃所聲稱的“不可能取得的成就”。
然而,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具體行動卻沒有精細地加以計劃,對於實際困難也往往估計不足。拿破崙最初的意圖是要部隊翻越斯普流根山口和戈塔德山口來一個大迂迴。直到4月初,梅拉斯進攻利古里亞亞平寧山區的馬塞納部時,立即取近道進兵才變得緊迫起來。於是,拿破崙命令貝爾蒂埃翻越辛普朗山口和大聖伯納德山口,而最後,聖戈塔德山口和辛普朗山口卻又都劃給了萊茵軍團的分遣部隊。阿爾卑斯山各山口的預先偵查工作指定一名尉官負責,該尉官的任務實際上完成得很出色,但對於炮兵翻山時的運輸問題卻欠考慮,而拿破崙所特製的運炮雪橇又證明毫無用處。要不是聖皮埃爾布林格的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