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個男孩最普通的娛樂方式,從很小的時候起,約翰·麥利威瑟就開始經常到各個公共高爾夫球場去打球,這對當地的孩子來說,絕對是不同尋常的。在蒙代爾天主教中學,約翰·麥利威瑟是學校高爾夫隊的主力,為蒙代爾天主教中學奪得過兩屆芝加哥郊區天主教聯盟高爾夫錦標賽的冠軍。他還經常不辭辛苦地搭乘火車或長途汽車,到位於芝加哥南部的佛洛斯摩爾鄉村俱樂部當球童。俱樂部管理人很喜歡這個勤快、討人喜歡的年輕人,經常讓他為俱樂部最富有的那些會員當球童,讓他多賺一點錢,多一點機會。果然,在俱樂部一位成員的推薦之下,約翰·麥利威瑟獲得了齊克·伊文斯獎學金:一項以20 世紀初一位著名高爾夫球選手命名、專為高爾夫球童提供深造機會的獎學金。在得到這筆獎學金後,約翰·麥利威瑟選擇了位於伊利諾斯州(Illinois )密歇根湖畔伊文斯頓小城的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世界著名大學,是一所文理並重、教學與科研並舉的大學。——譯者注)。至此,在約翰·麥利威瑟的生活中,表現出了兩種相互衝突的特質:首先,他具有一種來源於宗教固有價值和道德認定的團隊(包括鄰居和教區)歸屬感,並認為秩序和習俗本身就是美德;其次,約翰·麥利威瑟深刻地體會到了要取得某種優勢,就必須得有相應的付出的道理。
從西北大學畢業以後,約翰·麥利威瑟在一所中學教了一年數學,然後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這裡,他和後來成為其華爾街主要競爭對手的農民之子喬·柯茲納成了同班同學。在此期間,約翰·麥利威瑟一邊攻讀學位,一邊在CAN 金融公司兼任金融分析師,直到1973 年順利取得學位。翌年,當時還是一家小公司、以後卻在世界債券市場上呼風喚雨、叱吒風雲的所羅門兄弟公司,錄用了這位27 歲的、有著健美身材、一雙迷人眼睛和一對動人酒窩的約翰·麥利威瑟。
一直到20 世紀60 年代之前,債券交易一直都是一項非常無聊的工作。投資者通常要透過其所在地銀行的信託部門買進債券,以追求固定收益。只要債券發行機構不違約,只要投資者對所購債券沒有更多的意見,投資者大都會對購買債券感到滿意,很少有投資者會積極地去進行債券交易。管理債券投資組合以求更高回報,或盡力跑贏指數這些理念根本就不存在。事實上當時也根本沒這種指數(這其實未嘗不是好事)。當時債券市場的主導人物是所羅門兄弟公司的西德尼·霍莫爾——《利率史話:公元前2000 年至今》的作者。這位具有哈佛背景的古典派人物是一位紳士風度十足的學者,而這種人幾乎早已在華爾街絕跡了。
霍莫爾時代的市場特色可以用一個詞來表述,就是“固定關係”:因為在他那個時代,所使用的貨幣是固定的,所使用的匯率是受到控制的,連黃金的價格都是固定的(每盎司35 美元)。但是,20 世紀60 年代末席捲西方國家的大通脹,一下子就摧毀了這個原本相對太平的世界。隨著通脹率的不斷攀升,利潤率也不斷上升,那些票面息率為4% 、買進時還非常吸引人的所謂金邊債券(17 世紀,英國發行的政府公債帶有金黃邊,因此被稱為“金邊債券”。後來“金邊債券”一詞泛指所有國家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即國債。——譯者注),如今的價格至少跌掉了一半以上。1971 年,美國政府終於放開了對黃金價格的管制,此後,阿拉伯國家發起了石油禁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債券持有人依然對債券能夠帶來穩定收益抱有幻想的話,那麼,賓夕法尼亞中央鐵路公司的倒閉案,則毫不留情地摧毀了這種幻想。此時,大多數債券持有者都已蒙受了極其慘重的損失,他們再也不對那些固定收益感到心滿意足了。於是,各國政府都被迫逐漸地取消了固定利潤制,並放棄了對貨幣的管制。一句話,“固定關係”的世界不復存在了。
※虹※橋書※吧※BOOK。※
第4節:天才嶄露頭角(4)
於是,幾乎是在突然之間,黃豆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錢也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各地的期貨交易所紛紛為各式各樣的金融產品設計新的期貨合約。一時間,市場上新的金融衍生工具、新期權及新債券交易則大行其道。而此時,專業的證券經紀人也開始醒了過來,並希望能夠在這一市場上大顯身手。到了20 世紀70 年代末,像所羅門兄弟公司這樣的證券公司,開始以西德尼·霍莫爾之流絕對無力想象的方式,對債券進行分拆和組合交易。他們先將各種各樣不同的抵押品集合到一起,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