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就會半開玩笑地大聲嚷嚷起來:“看,我只能放棄我的桌子,回上面的辦公室去了。”
§虹§橋書§吧§。
第10節:閉門造車,後患無窮
閉門造車,後患無窮
在華爾街純種白人銀行家中顯得特立獨行的約翰·麥利威瑟,更認同與自己一起成長起來的教會學校學生,而無法和那些富有的行政人員打成一片,儘管他自己也已經躋身其間。與20 世紀80 年代那些神氣活現、經常被登上報紙社交版面的金融家們不同,約翰·麥利威瑟很不喜歡曝光(他甚至還將自己的照片從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年報中撤了下來),並拒絕吃任何法式食品。每次去日本東京,他都只吃麥當勞果腹。他把自己看成是華爾街的一個圈外人,因此,也把他的套利部門打造成了一個與這個圈子格格不入的小群體:有向心力、彼此忠誠、保護嚴密,就像他在羅斯摩爾鎮所擁有的世界一模一樣。他和他的教授們都用學校頑童的暱稱,如牧師、酋長、國王、老鷹等來稱呼彼此。
儘管約翰·麥利威瑟確實對市場瞭如指掌,但對於一個交易員來說,他所獲得的名聲卻多少有些言過其實。事實上,他真正的本事在於以一種非常低調的方式塑造人。每當他面對一群人講話的時候,他就會顯示出明顯的不安,甚至會有些語無倫次,而聽者就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完全理解他所說的事情。但是,他對他的同事,卻一直抱有極大的信心,而且從來都不加掩飾。這,對於他的交易員來說,無疑是一帖最好不過的興奮劑。這些人本來就有超越常人的自信心,約翰·麥利威瑟的信任,更讓他們如虎添翼。此外,約翰·麥利威瑟不斷地向勞倫斯·希利布蘭德和其他交易員提供所羅門兄弟公司資金的做法,讓這些教授對自己的資金地位有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使他們誤以為自己永遠可以得到更多的資金。
隨著套利部門賺錢越來越多,約翰·麥利威瑟的地盤也變得越來越大,連老對手小克雷格·科茨都歸入到了他的麾下。事實上,所羅門兄弟公司所有的債券交易,包括政府債券、抵押債券、高收益公司債券、歐洲債券,以及日本債券購股權證,現在都由約翰·麥利威瑟掌管。這種情況非常合乎邏輯,因為只有這樣,教授們才可以把他們的模型應用於所有新的交易領域。但這樣一來,所羅門兄弟公司其他部門的人開始感到不自在起來。更何況,約翰·麥利威瑟經常會讓他的兩位部下——勞倫斯·希利布蘭德和維克多·哈格哈尼教授到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倫敦辦事處和東京辦事處去看一下,而這兩位呆頭呆腦的老兄會在人家的地頭上,趾高氣揚地大聲宣佈:“這筆交易做得很不錯,但下的注太小了,至少應該增加10 倍,而不是2 倍!”
說這話時候的那種感覺,就好像他們就是常勝將軍!當時,勞倫斯·希利布蘭德和維克多·哈格哈尼都才只有20 多歲,而他們神氣活現的物件,年齡都要比他們大兩倍多,但他們仍然會說:“嘿,不要做這筆交易,我們比任何人都精通這些交易。我們套利部門的人會把這些交易做得更漂亮。”
勞倫斯·希利布蘭德是一個特別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人。他表面看上去正式而彬彬有禮,但卻像對待自己的下屬那樣對待那些交易老手,用他那種數學式的精密來激怒他們。一次,他試圖說服一些石油交易員,用與他賭債券價格走勢相類似的方法來賭石油價格的走勢。就在勞倫斯·希利布蘭德講得搖頭晃腦,而這些交易員聽得半信半疑的時候,勞倫斯·希利布蘭德突然高舉起雙手,大聲宣佈:“你們要考慮下面這些假定……”那樣子,簡直就像是高高在上地釋出命令,而且要下面的人俯首為躬。
交易員們的生活總是充滿著緊張與刺激。整天不得空閒,時而對著電話大聲咆哮,時而隔著交易大廳呼喊,時而對著計算機螢幕緊張不已。就在這種受控制的混亂之地,約翰·麥利威瑟的套利部門似乎形成了一種神秘、能夠享受特權的亞文化。每天有一半時間,他們會用一種只有他們能夠理解的、神秘而又充滿學術術語的語言來討論交易活動,而另外一半時間,他們要麼高聲談笑,要麼就玩“說謊者的撲克牌”遊戲。他們身穿便宜西裝,態度瀟灑自若,好像在不經意之間,就作出了最佳交易時間的選擇。
這是一個私密性極強的部門,他們似乎完全獲得了約翰·麥利威瑟用刻意保持神秘來保護自己的作風。儘管所羅門兄弟公司要求所有的交易員都必須與其他同事共享自己所掌握的資訊,但教授們對此卻根本不當回事。他們的這種態度和做法,引起了小克雷格·科茨和其他很多人的不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