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覺心裡又有些觸動,才想說一句伺候世子是奴婢的本份,綺年已經跨出屋去了。白露做的那套中衣還放在炕上,清明轉頭看見,不覺又發起怔來。
☆、108 蘇太太宴前掃興
趙燕恆送親去了渝州;綺年只在第一天覺得屋子裡有點空了;之後就忙得完全沒有了時間去傷春悲秋。因為秦巖“病重”;東陽老侯爺的病也更重了;於是秦採的嫁期也提前,立刻就把兩府忙了個人仰馬翻。
綺年還是頭一回操持婚禮;才知道這裡頭竟然有這麼多事兒,比之趙燕好的及笄禮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之前趙燕恆成親,場面自然比這更隆重些,但好在世子成親是有制度的,事事只要依著制度來,雖忙,卻沒有那麼多官司打。可是趙燕和成親卻沒有什麼明制,這就來了麻煩。超過趙燕恆那自是不能的;可是魏側妃想著儘量把婚宴的規格往上提,時不時的拿著秦採的身份出來說事。秦王妃自打被女兒狠狠拖了後腿之後,也想著要挽回在昀郡王心裡的地位,自然願意做得賢惠些。可是畢竟後頭還有一個趙燕平,他雖不是世子,卻是嫡子,不能超過長兄,卻又不能低於庶兄,若趙燕和的親事規格太高,將來他的親事又難以操辦。於是各樣物品究竟用哪樣不用哪樣,都沒個定數,有時單為了門口的火盆放個什麼樣的,都要嘰嘰咕咕打半天的官司。
綺年與冷玉如約好的會面因著昀郡王說了一句世子妃該學著管家而泡湯了,秦王妃極其賢惠地把油水最大的廚房讓給了綺年來管理,因此趙燕恆的婚宴壓力幾乎就全壓在了綺年肩頭上。
“這是一套白定海棠盤,其中大盤十六隻,中盤十六隻,小盤三十二隻。”庫房的小史管事指著箱裡的瓷器一一向綺年和魏側妃介紹。
綺年對如鸝點頭:“記下來,著人把東西拿出去。”管廚房居然還要管著器皿!秦王妃倒是會說,只要到時候把菜端上去就行了,問題是拿什麼端?讓丫鬟們直接雙手捧著湯上去給客人們往嘴裡倒嗎?少不得還要來庫房裡關這些金銀瓷器。
清明跟著趙燕恆走了,綺年便把白露、小雪和珊瑚放到廚房去盯著,這是最要緊的,不但飲食要安全潔淨,就是上菜的順序都不能錯,否則免不了被這些見多識廣的貴婦們笑話。小滿和菱花到了成親那天專管盯著這些器皿,如鸝和如鴛則跟著綺年,先把東西一件件從庫房裡關出來,登記成冊,到時候茶房、廚房,誰來領了什麼器皿一概都要記錄,以免忙中出錯。
“這裡還有一套青瓷冰裂紋的菊瓣盤,大盤二十四隻,中盤三十六隻,無小盤。依奴才看,配著白定盤用起來倒也好看。”
綺年一邊點頭讓如鸝再記下來,一邊不動聲色地打量小史管事。趙燕恆走後,白露交給了她一份名單,記錄的是府內各管事的名字、來歷、性情乃至喜好,尤其註明了哪些是王府原本的老人,哪些是秦王妃後來提拔起來的,還有哪些雖是舊人,卻受過秦王妃恩惠,記得極是詳細。這小史管事的名字也在其中——管著器皿庫房的總管,自然是重要人物——他乃是昀郡王別房庶出堂叔的外孫,其母趙氏,就是綺年成親那天晚上嚷著合巹酒必要喝盡了才好的那位,原是在鄉下過不下去了,跑來有權勢的郡王叔叔處打個秋風,秦王妃瞧著這史管事還算利索,就給了他這個差使。為此,趙氏十分感激秦王妃,逢人就宣揚秦王妃心裡念著親戚們,惜老憐貧。
小史管事年紀也才二十出頭,看著倒是低眉順眼的一副老實相,眼看著如鸝記下了名目,如鴛又點了數目,挨只驗看了有無破損,這才續道:“酒器都在這邊屋裡,世子妃和側妃請這邊來。”
魏側妃看著這幾套杯盤微微皺了皺眉。白定和青瓷固然是好東西,但燒製量也極大,哪個勳貴人家不是用這些的?依著她看,都不如趙燕恆成親時用的一色粉彩杯盤能顯身份,可惜是世子用過了,趙燕和就不好再用。
“這個是……”小史管事又開始一套套地介紹著酒具,魏側妃無心細聽,只是不停地看著四周,忽然道:“那是什麼?”
小史管事轉頭一看,咳嗽了一聲:“回側妃,那是拿出來擦拭尚未放回去的。”言下之意,並不能讓她用。
魏側妃自然聽出了他的意思,頓時眉頭一皺:“我問你那是什麼?”她記得趙燕恆的婚禮上並沒用過這個。
“是一套銅紅窯變蕉葉紋酒器。”小史管事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這是貴重東西,側妃還是別用了。”
魏側妃兩道秀眉一揚:“什麼意思?你是說二少爺的親事不配用這個?”側頭看一眼綺年,“我記得世子的婚宴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