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4 頁)
是那裡旱災。內交外困的北洋政府財政面臨崩潰的局面, 哪裡還有餘力救助則十幾萬, 甚至幾十萬的受難災民。可東北這些年每年都從關內收攏大量受災人口, 解決這些人的吃穿用度, 分給田地, 或者是安排務工。
雖然修路, 挖礦是個苦差事, 不過相比起朝不保夕,連飯都吃不上的日子, 有個活幹, 解決溫飽之餘還能存上一些寶貴的積蓄, 哪個地方好, 哪個地方歹, 這些災民自然心裡有數。 而東北的教育政策的實行, 大量興辦學校, 在知識界分子中也是知名度頗廣, 因此皖系對於東北的指責未免有些蒼白無力。
但凡開戰, 交戰方總是喜歡拉些大義的名份到自己這邊, 一通電報罵戰之後, 接下來便要動真格了。
對於奉系與皖系即將大打出手, 北京方面頓時慌了手腳,兩面派出人安撫,而直系曹錕此時也派出其三弟曹英前往奉天。
而段祺瑞方面也在緊鑼密鼓的找幫手, 竭力拉攏曹錕。
曾毓雋到曹大帥的府外時, 曹錕正在看戲班子唱戲, 臺柱子是天津戲班子中最有名的白牡丹。
對於曾毓雋出現的不是時候, 曹錕心裡雖然有點鬱悶,不過能做到一省督軍, 儼然有成為整個民國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 曹錕也不是分不清主次的人,第一時間召來了曾毓雋。
“仲帥, 這東北秦宇如此囂張跋扈, 揚言十餘萬東北軍南下, 我看能入關的最多不超過十萬, 兩年前直皖聯手能將秦宇逼出關外一次。 現在同樣也能將秦宇再次趕出去。” 事態緊急, 曾毓雋跟曹錕私下裡沒什麼交情,曹錕剛才看戲正在興頭上, 顯然也不想跟他說些沒有營養的廢話。因此曾毓雋一來便直奔主題。
“你的意思是聯手起來與奉軍一戰?” 曹錕將送到嘴邊的蜜餞放了回去, 眉頭皺了起來。
“與奉軍交戰? 說得輕巧, 馮老帥還在世, 現在就在天津, 你們為什麼不去找他。 再說了奉軍以能征善戰著稱, 名頭比參戰軍還大, 十五萬奉軍南下, 拿什麼去打?” 直隸省長曹銳嘲諷地說道,“ 再說現在秦宇看不慣的是你們安福系把持國會,利用向日本的貸款組建參戰軍, 現歐戰結束, 參戰軍再無存在之必要, 空耗國資, 十餘萬軍隊無所建樹。 於國家無益, 反而危害甚重, 奉軍師出有名。 你們是為了中央權力而戰, 我家大哥又為何要冒著身家性命的危險摻和到這種麻煩裡面去?”
“曹省長此言差矣, 豈不聞唇亡而齒寒?秦宇經營東北數年, 便成軍近二十餘萬, 而立之年,坐擁東北三省,如此年富力強, 正是權利**最盛之時。比之當年項城猶有過之。若讓其掌控中央, 其危害不比如今安福系列甚十倍? 直隸在北京眼皮子底下, 首當其衝, 面對如此強勢的東北。 到時候日子怕也沒有現在舒坦吧? 至於馮老帥, 現在年老多病, 已然到了彌留之跡, 督辦認為直系遲早還是要有個出來挑頭的, 這個人非仲帥莫屬。 ”曾毓雋語氣淡然地反駁曹銳道。
“那也不成, 東北軍不能等閒視之。 哪怕加上我大哥的直隸軍隊, 對上十五萬奉軍也無必勝之把握, 大哥若是按兵不動, 這一省督軍還是穩穩當當的, 再說了, 你們皖系裡面的小徐, 前段時間暗殺陸建章, 連馮老帥給手下兩個師討晌也只能寓居天津, 不敢再踏足北京,以免遭遇不測。 秦宇的東北軍雖然強勢, 但只事還算規矩,不趕盡殺絕, 許蘭洲, 畢桂芳之流現在在東北仍然受到重用, 地位尊崇, 如何就容不得我家大哥了?孟恩遠棄吉林亦安然南返, 財貨無損, 若是與你們合作, 保不住以後鬧起矛盾來, 便有性命之憂了。”曹銳冷笑一聲說道。
“不知仲帥意下如何?”曹銳這人太難說話了, 曾毓雋將話題轉移到曹錕身上。
“事關重大, 此事我必須再三考慮, 你先回去, 等我想清楚了必定給你們一個回覆。”曹錕此時也有些遲疑, 參戰軍滿打滿算也不過十萬之數, 而他手裡的軍隊哪怕把身邊的衛隊算上, 也只是接近六萬, 面對出師以來從無敗績的十五萬東北軍, 確實沒有必勝的把握。
“大哥,這件事還用得著多想嗎, 我看壓根就是段合肥沒有打贏奉軍的把握, 這才求到我們這裡來, 你看之前奉系沒吱聲時, 段合肥何曾把你放在眼裡? 語氣那般強硬, 段合肥脾氣又臭又硬, 寧直不彎。 徐右錚玩弄心計更是家常便飯,又心狠手辣,跟這些人搭夥, 遲早得壞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