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3/4 頁)
量卻能更輕易提上來, 日後也不用做什麼大的調整。” 旁邊陳儒欽的助手 羅漢民解釋說道。
“嗯, 著眼於以後也正常, 現在東北暫時不缺軍械。” 秦宇點頭。 幾個武庫裡面躺著大量的槍枝彈藥, 還有火炮,若是用給以後的生產帶來麻煩而一味追求將槍械生產出來的速度, 確實不值得。“ 現在長春兵工廠那邊產量怎麼樣?”
“根據毛瑟九八生產的圖紙, 生產出來的步槍效能十分不錯。 暫時月產900杆, 三個月後可提高到2000杆, 只要有訂單上的需要,一年之內提高到6000杆的月產也是可以的。” 羅漢民笑著, 臉上略微帶著一絲自豪, 如此恐怖的產量, 相對於民國兵工廠歷史是絕無僅有的,而且生產出來的步槍還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一種。
“火炮方面呢?”武庫裡面的步槍堆得跟小山似的,東北軍擴軍再快, 兩三年內也不會出現步槍的缺口。 除非遇上大型的戰事。相對來說,火炮的損失比起步槍的比例還要高。
“目前能每 月生產克虜伯75MM山炮23門, 野炮19門, 105MM輕型榴彈炮11門, 105MM加儂炮7門, 150MM榴彈炮5門。 37MM步兵平射炮57門。”
“嗯, 好啊, 算上本溪炮廠那邊的產量, 一個月差不多就能生產出一個重炮團了, 炮彈的產量怎麼樣。”秦宇點頭道。
“75MM山炮彈目前月產5000發。 野炮彈3700發。 105MM榴彈3000發, 150MM榴彈2000發。 37MM炮彈目前月產6000發。 上述生產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另外德籍軍官所說的地雷, 兵工廠也已經試製出來了一批。”
“自己生產成本終究要低很多, 趁著這幾年鋼鐵價格不高。 軍火的原材料也便宜, 可以適當生產一些, 暫時就按這個產量, 生產出來的東西也不用庫存, 很快就要有仗打了。” 秦宇如此決定道。
“大帥。” 藍天蔚與李承文兩人聯袂匆匆而來。
“來, 你們看。 現在長春兵工廠算是起來了, 我這次心思沒有白費,規模一下子就蓋過了漢陽兵工廠, 便是以前袁大總統時便開始籌備的鞏縣兵工廠也一下子被甩在了後面。”秦宇將羅漢民的報告遞給兩人看。
“ 正好也有一份關內的電報要給大帥。”藍天蔚將手裡的電文遞給秦宇。
“哈哈, 好啊, 以前沒兵沒錢的時候, 手裡了子彈都省著打, 現在自己搞了個兵工廠, 以後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咱們東北現在要人有人, 要槍炮有槍炮, 這底氣是越來越足了。” 李承文看到上面的驚人產量時, 眼睛都瞪圓了, 當初聽說用火車皮從營口拉機械時尚且沒什麼直觀的感覺, 此時具體反應到各種軍械的生產數量上, 尤自震撼。
“如果說之前對上日本多少缺一些度氣, 有了這個兵工廠後, 缺的東西也補齊了, 東北軍已經有了自我造血的能力。 現在東北缺的只是時間的沉澱, 等有足夠的實力, 便能與日軍一爭長短, 這次和會上, 日本公使公然威脅我民國代表,說日軍精兵百萬, 戰船五十餘萬噸, 無用武之地。過個三五年,除了海上實力猶自不足, 論及地面戰爭,等預備役建設起來。 我東北軍也不差日軍多少了。 ”
藍天蔚同時此時臉上帶著一絲異樣的神彩, 以前的本溪炮廠雖然也產炮,不過產量並不足以支撐整個東北軍, 現在有了長春兵工廠, 東北軍已然能自給自足, 軍械不再假於外求。 這對於東北軍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 和會果然失敗了,三個師的新軍訓練得差不多了吧? ” 秦宇用詢問的語氣看向李承文。
“大帥, 去年說起六個師的擴軍計劃, 新兵從那個時候就做了一部分工作 , 卑職今年揀現成的要是還完不成, 哪還有臉面過來見你。”李承文嘿然道。
“ 部隊的編制改動計劃做得如何了?” 秦宇又看向藍天蔚, 關於每個步兵團裡面增加一個6門制的37MM步兵平射炮連, 將馬克沁重機槍配製到連一級單位。 每一連兩挺配製, 另外每排再配3支衝鋒槍。 合計起來一個師多了18門平射步兵炮, 馬克沁重機槍的配製增加到了54挺, 而衝鋒槍的配製。 算上師部,以及警衛的裝備則超過了兩百支。 這樣的輕火力配製放在此時的亞洲來說, 完全已經算得上豪華陣容。
“暫時填滿了8個師,其他的部隊正在陸續列裝, 預計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