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2/4 頁)
認為帝國能很容易支出這樣龐大的開資嗎?”加藤友三郎陡然冷靜下來說道。
“哼, 依你之見, 難道就任由支那人這樣囂張下去嗎? 若是任由局勢發展, 單是朝鮮, 都會敗壞得無法收拾。” 上原勇作不悅地說道。
“當然不能, 可以此時支那人的態度, 還有英美鬼畜的態度, 斷然不可能坐視帝國在遠東再次發動一場國戰。 十數年前的日俄戰爭, 帝國能打贏實力更強大的俄國, 與英美的支援也是分不開的。” 加藤友三郎眯著眼睛道。
“依你之見, 面對支那人的發難, 又該如何應對, 又不失帝國體面? 否則,你就自己一個人向天皇陛下去交待吧。” 上原勇作把難題推給對方道。
“發動大規模戰爭是不現實的。 況且還有遠東, 朝鮮兩個地方並未擺脫現有困局。 依我之見, 當集中力量於一點, 給支那人予痛擊, 讓其能知難而退, 又不失帝國顏面。” 加藤友三郎如是說道。
“可是支那東北軍在少批精銳的衝突下, 並不輸帝國軍隊, 小規模戰爭哪怕是投入全力, 最後還是會打成一場添油戰。”上原勇作很快又提出新的難題。
“ 加藤君說得對,英美列強的態度十分重要, 若他們被戰爭牽制還好, 可惜沒有像之前的那種歐洲大戰了。 眼下不是帝國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時機, 若是不能透過小規模衝突是支那人屈服, 在海關的問題上, 帝國便應該向支那人稍作讓步了, 以換取支那人斷絕對朝鮮亂軍的支援。”
見兩人相持不下,原敬最後說道, 華盛頓會議馬上便要召開, 英美的意思十分明確, 要限制其他國家海軍的發展, 其中尤其是日本。 這個時候再與民國大戰。 是十分不明智的。
上原勇作默不作聲, 事實上相對發動大戰, 在民國關稅上低頭是損失最小的方案, 國與國之間。 終究是利益最為重要, 就算日後民國可能會更加難以對付, 可是國內的各大財閥在民國投入了大量資金, 絕不會同意此時與民國斷交, 撤回所有資金。
……………
“雨辰啊。 陝西那邊拍電報過來了, 倒是打擾你休息了。”徐世昌在門口碰到王玉海, 便客串了一回副官的角色, 這段時間摸清楚了秦宇的脾氣, 北京的大小官員暫時算是鬆了口氣, 這個新來的巡閱使, 或者說是馬上要擔任國防部長的人除了對於做事要求比較嚴格外, 其他方面還算是好說話的, 至少剋扣薪傣這種事便沒做過。
拿到了關餘, 北京大小職員應發的薪俸大多都領到了。 不像之前一拖再拖, 能解決這些人的生活用度, 便拉攏了絕大一部分公務員的支援。而對於北京, 天津等各所大學的扶助, 教育部門的人員基本上也向秦宇靠攏過來了。
此時秦宇年紀雖輕, 不論權柄, 只論聲望,怕也不下於他這個大總統多少了。客串一下副官, 徐世昌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不妨事, 大總統你都還在為國事奔波。 我少睡一點又算得了什麼。”本來還在閉目養神的秦宇睜開眼睛笑道。
“你啊, 打我的馬虎, 陝西那邊的戰事不都在你掌控之中嗎? 坐陣驚中, 遙控千里之外的戰局。 輕易拿下擁軍十餘萬的陝西, 你這本事, 以前我也只在項城手裡見識過呢。”徐世昌微微一嘆說道。
“大總統過獎了, 中央軍還未進陝, 劉鎮華就投了過來, 裡應外合這種仗還能打敗。 我也進不了北京了。” 秦宇呵然一笑。
“ 雨辰, 你還年輕, 有大把的時間收拾眼下的局面, 一邊跟日本鬧矛盾, 一邊又整頓陝西軍伍, 可不要分散了精力, 現在處理國際矛盾才是重中之重。”
徐世昌提醒道, 在摸透秦宇脾氣之前, 徐世昌才不會說這種話, 若是換作以前的段祺瑞, 肯定會大發雷霆, 當場給他頂回來。 不過熟悉了秦宇, 徐世昌發現只要為大局出發, 哪怕自恃身份地說幾句, 秦宇也不會太在意。
“大總統說得是, 關稅議案當然是眼下最大的難題 。 本來我也準備把陝西的問題放到明年解決, 但是時不待我啊, 今年河南, 陝西, 山西均暴發了一定程度的旱災, 受災民眾過百萬。 眼下旱災沒有稍緩的跡象, 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而陝西, 河南之前由於陳樹蕃, 趙倜的不作為, 還種植了大量鴉片,原本糧食產量就少, 現在更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一省之地, 竟然連民眾吃飯的問題都解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