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共的盟友,關係非同一般;他們又都是國民革命軍的軍長,是軍隊中的實力派人物,他們所統率的第四、第七軍在國民革命軍中舉足輕重。這一次,李宗仁仍住第四軍軍部所在地廣西會館,二李多次作“竟夕談”,最後商定了一個促成中央早定大計的做法。5月25日,討論北伐的中央政治會議再次召開,李宗仁列席會議。會議開始後,他首先在會上充分陳述了剋日北伐的理由。李宗仁話畢,李濟深立即起身響應,並主動請纓,表示願抽調所部精銳陳銘樞、張發奎兩師北上赴湘援唐,第四軍在廣州城郊的葉挺獨立團可立即出發。李濟深的第四軍是廣東部隊,現在自告奮勇,願作前驅,其他各軍本來就是“客軍”,實在沒有反對北伐、戀棧廣東的道理。何況第四軍勝了,對大家當然有利,敗了,也可瓜分第四軍的地盤,於是,與會者紛紛表示贊成。李宗仁的北伐之議就在會上一舉獲得透過。政治會議還同時透過任命唐生智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並決定推選北伐軍總司令,組織北伐軍總司令部,北伐於是進入具體計劃階段。
txt小說上傳分享
誓師北伐(2)
5月底,李濟深部葉挺獨立團先行從廣州出發開抵湖南安仁、淥田拒敵,陳銘樞、張發奎兩部也自南路高州和瓊崖北調,馳援入湘。
但是,身為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蔣介石,卻因北伐軍總司令一職尚未到手,躊躇延宕。李宗仁窺破蔣介石的心思,他與李濟深私下交換意見,以推舉蔣為總司令來換取蔣的出師離粵。李濟深還將這一想法事先委婉地向蔣作了表示。不過,在推舉北伐軍總司令的軍事委員會會議上,仍然出現了冷場。何應欽出面要各軍軍長對北伐軍總司令人選表態,竟無人應聲。何應欽見無反應,只好自己發表意見說:“此後各軍,亟需團結,並請蔣校長統率。”他說完了,仍無人附和表示。何應欽不得已,拿出早經擬定的一份電稿,請各軍長討論發表。這時李宗仁率先表示“同意”,其餘軍長方才同意審查後一一署名。
這樣,國民政府內某些對北伐持猶豫或反對態度的人,逐漸改變自己的立場,轉而傾向北伐。據當時報紙報道說:自李宗仁到達廣州及援湘桂軍在湖南參加作戰以來,廣東方面援唐空氣,也日益濃厚。又說:據某要人云,粵方恐唐反覆,最初本不肯援助,經軍官系要人李宗仁、陳銘樞、白崇禧、李濟深等再三疏通,唐也反覆向廣東政府切實表示服從,並且以胞弟唐彥為質,劉文島也以身家擔保唐氏以後絕對服從國民政府,並以吳葉用兵宣言系屬討赤,此時如不助唐,吳葉兵進湘南時,勢必進而攻粵,蔣、譚等始為所動,並允許出兵援唐。此後,廣東國民政府才逐漸有了比較明顯的援唐和北伐的實際行動,如:召開軍事會議,與李宗仁及湖南唐生智的全權代表劉文島商討援唐和北伐計劃;發行公債券,籌集北伐經費;派兵赴北江剿匪,鞏固北伐通道;派人查勘北江地形,在湘粵邊境架設北伐所需的軍用電訊路線;派葉挺獨立團為北伐先遣隊,入湘援助唐生智,並從高州、瓊崖等地抽調第四軍陳銘樞第10師和張發奎第12師開赴粵北韶關附近,準備大舉入湘北伐;委任唐生智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北伐前敵總指揮;發表時局宣言,首次正式向世人宣示北伐決心。
兩廣北伐先遣隊和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在6月初取得湘南反擊戰勝利,湖南戰局得以穩定,廣東國民政府的北伐大計也進入實施階段。6月5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透過迅速出師北伐案,並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負責北伐部署,擇日誓師北伐。在考慮組織“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時,因革命軍總參謀長李濟深將留守廣州,蔣介石提出要白崇禧出任他的前線總參謀長。第七軍當然也離不了白崇禧,因而對蔣介石的提議,李宗仁很不情願,他以白崇禧資歷淺、年紀輕為由相辭。但蔣氏深知白崇禧幹練精明,又與李、黃關係密切,有白氏為輔佐,就可指揮第七軍;何況白出身保定軍校,與其他軍中將佐多有同學關係,便於聯絡、協調、指揮與統御,於是一再向李宗仁要求,並答應在北伐軍打下武漢後,將白崇禧還給李宗仁。白崇禧當然不願放棄這一次的破格提升。李宗仁也看到,白在蔣的司令部中參與戎機,運籌主持,對出征的桂軍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反覆權衡利害得失後,也就同意了。因北伐既定,大軍出師在即,李宗仁來粵使命完成,便於6月18日返回廣西。
白崇禧在李宗仁回桂不久,也回到南寧,向李、黃辭行。李宗仁對白說道:“我們三個人,我帶兵在前方打仗,季寬留守廣西老家,健生在總司令部任職,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