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平、貴縣一帶,準備進擊南寧方面的滇軍。同時去電廣東革命政府,請求廣東革命政府迅即派兵入桂支援。廣東革命政府得知滇軍佔據南寧後,鑑於這場戰事關係到革命政府的安危和國民革命的前途,決定大力支援李、黃、白,以抗拒唐繼堯滇軍東下。廣東方面除命令李濟深、鄭潤琦兩部粵軍繼續留駐梧州附近,幫助李、黃、白扼守西江水道外,並於3月1日決定加派駐粵滇軍範石生部入桂支援李、黃、白作戰。3月20日,國民黨中央通電討唐。
範石生與唐繼堯結怨很深,早就有回滇驅逐唐繼堯、取唐而代之的打算,只是先前遭到李、黃、白和李濟深、鄭潤琦的聯合拒阻,無法透過西江水道,才不敢貿然西進。現在革命政府令其西上拒唐;李、黃、白此時派人與之聯絡,歡迎他的部隊參加驅逐唐繼堯之戰,承諾支援他回雲南取代唐繼堯;李濟深、鄭潤琦也允諾不再阻撓他的軍事行動,範氏沒有不接受的道理。所以,範在得到大元帥府命令後,隨即下令其所部滇軍15000人,全部由廣州開拔西上。
3月中旬,範將其部隊改稱為“定滇軍”, 乘輪船西上,抵達貴縣、桂平一帶。下旬,“定滇軍”與李、黃、白的桂軍組成聯軍,在桂平誓師。聯軍的戰略,首先要把龍雲突出在賓陽附近高田圩的部隊殲滅,然後拿下南寧。黃紹竑率一部和範石生軍擔任這方面的攻擊任務,李宗仁擔任柳州方面的防禦任務,白崇禧則迅速殲滅沈鴻英殘軍,然後把部隊向柳州集中。
按照預定計劃,聯軍分兩路向駐守南寧的滇軍龍雲部進擊。左路由範石生部參謀長楊蓁任總指揮,率領“定滇軍”由貴縣、橫縣、永淳進擊南寧;右路由黃紹竑任總指揮,率領桂軍由貴縣經賓陽進攻南寧。
3月28日,聯軍總指揮部下達總攻擊令。範石生所部15000人,由貴縣經覃塘圩、黎塘圩、新圩向賓陽、南寧大路的六塘、五塘前進,截斷賓陽附近唐軍的後路,阻止南寧方面唐軍的增援。黃紹竑率兩個營兵力抵達賓陽附近的河田圩伍廷颺的陣地,與崑崙關附近高田圩的唐軍對峙。不久,俞作柏也率兩團人馬由柳州開到賓陽城附近。大戰前,黃紹竑視察了地形後認為,唐軍佔領的高田圩隘口,地形險要,正面不易攻擊。於是他命令俞作柏率兩個團繞到崑崙關的後面,以便與正面作戰相呼應。從28日起,聯軍在崑崙關附近的高田圩與龍雲部陳鐸、周文人兩旅開始接觸,隨即發生激烈的遭遇戰。這次戰鬥持續兩晝夜,雙方都有很大傷亡。在聯軍前後夾攻下,到30日下午,龍部不支,被迫向南寧方向撤退。桂軍繳獲滇軍炮2門,槍千餘支,俘數百人。隨後黃紹竑率部跟蹤追擊。這時,從南寧增援的龍雲部約四五千人已到了八塘。兩軍在八塘相遇激戰,滇軍雖據有險要地勢,仍然不敵,被斃傷近千人。與此同時,楊蓁指揮的“定滇軍”也在永淳大敗依附唐繼堯的陸榮廷舊部林俊廷部,繳獲槍六、七百支。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堅拒唐繼堯(3)
當黃、範部準備進擊南寧時,李宗仁從柳州發來電報,告之唐繼虞所部的前鋒吳學顯已經入境,並快速向柳州進迫,聯軍部隊節節敗退,而柳州此時只是一座空城,要黃紹竑馬上把俞作柏部調回去。黃紹竑同範石生商量,範石生見黃部的兵力不大,槍械又不好,卻能在八塘打了個勝仗,因此他也充滿驕氣,同意黃將部隊調走。黃紹竑把俞作柏調回柳州,把伍廷颺等部調到五塘第二線整頓,支援範軍對南寧的攻擊。
八塘的唐軍殘部邊打邊退,由七塘到五塘,再退到距南寧20裡的二塘,與南寧龍雲的主力在二塘設防。範石生率部前進,兩軍由拂曉戰到下午四、五點鐘,都未能將對方擊破,雙方傷亡很大。範石生急了,寫信要黃紹竑部迅速增援。但黃部離作戰陣地有30多里,鞭長莫及。虧得楊蓁率領他的警衛團駁殼槍隊從右側高地方面突擊,才將敵陣地擊破。
經此前後四五天的戰鬥後,龍雲只好將南寧城外的部隊全部撤回城內,固守待援。他一再發電,請唐繼堯速令胡若愚部加速前進,緊急救援。黃紹竑、範石生指揮部隊圍城,並進行攻擊。但南寧城垣堅固,聯軍雖奮力進攻,但並無效果。
坐鎮昆明遙控的唐繼堯,得到龍雲所部在南寧作戰失利的訊息後,在4月上旬下令,要求後續部隊胡若愚部萬餘人火速入桂,經百色馳赴南寧增援。他還發電給滯留湘黔邊境的唐繼虞部,命令他們儘快南下攻取柳州,以策應南寧方面龍雲部的軍事行動。
聯軍進逼南寧城,但兵力僅能控制東面和北面,而西面和南面仍然是敞開的。範軍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