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陌生的大陸而不是自己的盟國,以克羅埃西亞人為主的當地居民也與這些來自德國的造訪者保持著“友善”的距離。
夏樹腦海中有關奧匈海軍的歷史印跡,主要圍繞那四艘裝配四座三聯裝305毫米炮的無畏艦。在它們的威懾下,義大利主力艦隊不敢進入亞得里亞海域,而是挖空心思地對付它們,最終用高速魚雷艇突襲的方式擊沉一艘,用蛙人攜帶定時炸彈擊沉一艘。現在是1906年冬,英國的“無畏”號已經完工,只不過還未在世人面前公開亮相,而列強國家之間的造艦競賽已悄然升溫。美國人早在1906年就開工了他們的密歇根號,只是建造進度遠遠落後於無畏號;義大利人早早提出了“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概念,德國人的第一艘無畏艦也已進入了籌備開工階段,而奧匈帝國趕在這個當口開工建造的,卻是一種設計思路已經落伍的戰列艦——拉德斯基級。
在設計排水量1。45萬噸的拉德斯基級服役之前,奧匈海軍由三艘1。2萬噸的卡爾級和三艘8300噸級的哈布斯堡級戰列艦擔當主力,客觀來說,它們僅相當於英國皇家海軍的一支戰列艦分遣艦隊,野心和實力一同被限制在戰略意義極其有限的亞得里亞海。
與孱弱的海軍力量相對應,奧匈帝國的陸上實力要稍許樂觀一些。它是歐洲列強中少有的本土產油國,位於克羅埃西亞的油田年產石油數十萬噸;它是傳統的製造業強國,擁有較為發達的機器和軍火製造業,斯柯達的槍炮技術世界一流;單對單的情況下,奧匈軍隊有能力打敗義大利、塞爾維亞或其他任何一個巴爾幹國家,但然而站在塞爾維亞背後的,是人口和軍力達奧匈三倍、工業規模和鋼鐵產量達奧匈兩倍的俄羅斯帝國……
出於上層社會的禮節,奧匈海軍總司令蒙泰庫科利伯爵設宴款待了擁有王室身份的夏樹和克里斯蒂安。餐桌上,伯爵直言不諱地指出,德國將高速快艇技術賣給義大利實質上對奧匈海軍構成了威脅,作出類似決策時,德國應審慎考慮後果,最好能夠事先徵求盟友的意見。
早在兩年前,弗里德里希船廠把“海妖”設計出售給了義大利人後不久,奧皇弗朗茨就寫了信給德皇威廉二世,對這筆影響深遠的交易提出了委婉的抗議。若不是夏樹提前給德皇打了“預防針”,少不了為這件事挨頓狠批。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年,蒙泰庫科利伯爵說起來還是憤憤不滿,足以說明它確實刺激到了奧匈海軍的敏感神經。可即便時光倒流,奧地利人依然不會有搶購“海妖”的實力與魄力,而就算沒有“海妖”,義大利人也會研製生產出效能優異的高速快艇——歷史上,義大利斯萬公司的mas艇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有出色表現。
對於這點,夏樹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
也許是覺得蒙泰庫科利伯爵的語言有些過激,也許是事前商量好的一唱一和,奧匈海軍的另一位將領安東。馮。豪斯男爵出來打了圓場,他問夏樹德國方面能否向奧匈海軍提供“海妖”的設計圖紙或者樣艇,以便奧匈海軍研究反制對策。
“這關乎船廠的信譽,同時也關係到個人的名譽,我們不可能保留或重畫圖紙。”夏樹給出了非常明確的答覆。這一刻,他大概成了奧匈官員眼中的惡魔,幾秒之後,他又以天使的面孔示人:
“正如鑄劍者知道什麼樣的盾牌能夠抵擋住自己的劍,我們同樣有遏制它們進攻的辦法。如果貴國與義大利之間發生衝突甚至是戰爭,我們保證在第一時間向你們提供有效的防禦武器。當然了,盟國之間怎麼可能發生戰爭呢?”
面對夏樹的反問,蒙泰庫科利伯爵、馮。豪斯男爵以及表現沉默的霍爾蒂。米克洛什將軍,都以不言自明的澀笑作為回應。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義大利的領土每增加一寸,都意味著奧匈帝國的領土相應縮小一寸,這樣的關係,豈能心無旁騖地和睦相處?
對付“海妖”為基礎建造的高速魚雷艇,夏樹確有把握,而對奧匈海軍的發展方向,他的眼光也比在座的官員們更為明確。之前參觀了位於普拉的皇家機械學院,該學院只開設了電機學和電氣工程學兩種專業。正所謂“全能者死、專精者生”,這所學院的歷史與規模不及國外那些久負盛名的學院,卻是同時代歐洲最好的電氣工程學院之一。鑑於波西米亞的斯柯達兵工廠具備生產汽油機和柴油機的能力,位於阜姆的波拉造船廠能夠建造出一流的艦艇,再加上這些精通電氣機械的人才,奧匈海軍完全可以建立起一支足夠強大的潛艇部隊,從而以更加積極高效的方式影響地中海的格局,但是,夏樹的合理建議在餐桌上沒有得到積極響應。無論是老邁的蒙泰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