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的話來。
兩人一同站在這面朝北海的觀察哨位,想看看德國人究竟有什麼驚人後手。
多佛爾海峽水深25…50米,最深處也只有64米,適合佈設錨雷,以水雷陣禦敵的戰術運用了幾年,擊沉艦船無數,但並不總能夠發揮理想的效果。多沃頓和他的軍官們隱隱有種擔心——英國領航船基本上每天都要領著己方艦船往返進出多佛爾海峽,只要任何一艘艦船上有德國人的間諜,下船之後就能將安全航線提供給德國海軍,而且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庫存水雷缺乏,多佛爾艦隊只增布了少量水雷,雷場的部署沒有大的變化
英國善用間諜,因而對敵方的間諜滲透也多有防範,卻沒有充分意識到軍事技術給戰爭帶來的變化,德國飛艇常常在數千米高空監視協約國艦船在海峽內的活動情況,德國潛艇往往跟在英國艦船後面透過雷陣,所以,德國海軍早已對英國在多佛爾海峽乃至大英吉利海峽的水雷佈設情況瞭如指掌。
因為手握通關密匙,德國艦隊表現得從容不迫,而目標剛一進入‘射’程,多佛爾要塞的英軍炮兵便迫不及待地開火了。隆隆炮聲響徹海岸,大大小小的炮彈呼嘯著飛過海面,轟起水柱無數,卻遲遲未見德國戰艦中彈。
希佩爾艦隊並不急於衝進雷場,而是在英軍炮火的‘精’確‘射’程之外悠然徘徊,它們搭載的水上偵察機則在多佛爾海岸上空不斷盤旋。過了一陣,意識到自己只是在白白耗費彈‘藥’,英軍要塞炮兵停止了‘射’擊,接下來,海面上的德國艦隊突然轉舵,它們朝著多佛爾方向疾行一陣,那四艘戰巡高高昂起炮口,陡然噴‘射’出熾烈的炮焰,重磅炮彈狠狠砸向英軍要塞和海岸炮兵陣地,僅僅幾輪調整,德國艦隊的炮火就擊中了一處英軍炮壘,彈‘藥’殉爆所致的巨響驚天動地,大概遠在倫敦的人們也能隱約聽到。
幾分鐘的快速‘射’擊之後,德國艦隊再轉向,用靈巧的機動避開英軍海岸炮兵的猛烈還擊,然後不慌不忙地回到了原先的位置。
。。。
。。。
第128章 王牌獵手
藍天白雲,輕風微‘浪’,這樣的泰晤士河口猶如一幅‘精’致的畫卷,整體給人以寧靜祥和之感,然而細細琢磨,海洋帝國的心臟地帶竟是此般寥落,平靜的表面下勢必隱藏著洶湧‘激’‘蕩’的暗流。。
午後時,東北方海面飄來一片灰‘色’的煙雲。
德國艦隊?
帶著這樣的揣測,無論是在泰晤士河口水面巡航的炮艦上,還是泰晤士河口東北岸的海防要塞裡,嚴陣以待的英軍官兵們驟然緊張起來。
毗鄰帝都倫敦的泰晤士河口是一處開放‘性’的港灣,它的形狀近似等邊角形,以倫敦下游的科靈厄姆為頂角,一邊向東北延伸至布萊克沃特河口,一邊向東南偏東延伸到馬蓋特角,這裡水域遼闊,水流平緩,無險可守。1667年的初夏,荷蘭海軍趁黑夜漲‘潮’之時順‘潮’流溯入泰晤士河,打了英國人一個措手不及,並封鎖泰晤士河口,威‘逼’倫敦,迫使英國締結和約,在貿易權上作出了讓步,並重新劃定了海外殖民地,“海上馬車伕”由此進入了最輝煌的時代。
荷蘭沒落之後,大英帝國建立了獨一無二的海上霸權地位,拿破崙法國的崛起雖對不列顛本土安全構成了威脅,但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乾脆利落地清除了帶來威脅的根源——西班牙、丹麥以及挪威的艦隊。這一次,喬治國王的英國皇家海軍連遭敗績,威廉皇帝的德國皇家海軍強勢來襲。在弗蘭德斯海域,‘精’銳的哈里奇艦隊再折戟,德國戰巡編隊正試圖叩開塵封許久的海峽之‘門’,多佛爾要塞發生的劇烈爆炸讓不少人誤以為它已經失陷於德國人的堅船利,形勢不斷惡化,假如德國的無畏艦隊在這個時候抵近泰晤士河口,大多數英國人或將放棄捍衛正義的信念,轉而向邪惡暴戾的敵人妥協。
當出現在泰晤士河口東北方的那支艦隊駛近之後,人們看到了英國主力戰艦的輪廓,看到了桅杆上高高飄揚的聖喬治海軍旗,看到了大艦隊的凜凜威風,這讓不少目睹者的信心有所恢復,可它殘缺不全的戰陣又讓另一些人憂心忡忡,唯恐這支由傑利科統帥的英國主力艦隊會再次敗給強敵,讓這群人更加悲觀的是,決定英德兩國命運的艦隊廝殺還未展開,傑利科的艦隊就碰到了大麻煩……
“魚雷!右舷方向發現魚雷!”
瞭望臺上的驚叫聲像是一把鋒利的錐,狠狠扎進了英國艦員們的‘胸’膛,讓他們好容易鼓足的勇氣和贏得勝利的信念一洩而出。德國人的潛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