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3/4 頁)
樹”號的末日也緊跟著到來了。“德弗林格”號右舷的雙聯裝副炮不約而同地將其鎖定,150毫米和88毫米炮彈轟起的水柱緊緊包裹著這艘單薄的英國驅逐艦,然後是接連幾發直接命中。突然間,它從後往前發生了連貫的、劇烈的爆炸,稠密的黑煙和爆炸的閃光把這艘戰艦完全淹沒了,各種東西都被炸到高空,艦體殘餘部分迅速下沉,海面上到處是散佈的漂浮物,卻看不到一個掙扎求生的倖存者。
“阿拉伯羚羊”和“橡樹”的相繼罹難並沒能嚇阻英軍官兵戰鬥下去的決心,餘下的艦艇猶如離弦之箭,紛紛從煙幕中衝了出來。“山貓”號一馬當先,它衝到千米左右的距離率先發射了兩條魚雷,然後立即滿舵右轉。
以德國快速艦艇的機動能力,從這個距離投射魚雷無法保證一擊中的,但“山貓”號此舉顯然不是倉促的亂戰,而是有謀略的搶攻。德國艦隊相當一部分注意力不得不轉向海面出現的魚雷航跡,警戒瞭望位置上的官兵們飛快地計算著合適的規避航線,兩艘體型龐大的戰列巡洋艦率先開始轉舵,而艦炮的精準度在很大程度上仰仗於穩定的射擊平臺,當戰艦處在快速轉向狀態時,炮手們不得不重新瞄準,還要根據艦艇的非直線移動估算射擊定位的提前量,難度可想而知。
“山貓”之後,“林仙”戰隊所餘的6艘英國艦艇無畏無懼地投入到最後的衝刺當中,它們不顧德國艦隊的密集霰彈火力,靈巧地避開了德國大型魚雷艇搶先發射的多枚魚雷,徑直衝到了離德國艦隊六七百米的位置近距施射魚雷,18枚威力可怕的533毫米魚雷飛快地竄向德國艦艇……
恰巧飛過這片海域的德國飛行員在報告中描述到:海面彷彿是一群滑雪者穿過雪後的田野,可以清楚看到大致平行、間隔不等的線跡,我和我的觀察員都驚呆了,以為我們的艦隊將遭到致命的打擊,可是我們又驚訝地看到,包括“德弗林格”和“布呂歇爾”在內,所有的德國戰艦都在全速轉向,它們的移動速度很快,敏捷得就像一群梭魚,我相信它們的靈活度足以避開英國人發射的魚雷。絕大多數魚雷最終都撲了空,但還是有一條擊中了“德弗林格”號左舷靠後位置,還有一條擊中了一艘1911年級大型魚雷艇。擊中“德弗林格”的魚雷當場發生了爆炸,而擊中魚雷艇的那條魚雷竟然是臭彈,真是太幸運了。爆炸過後,我們看到“德弗林格”安然無恙,它依然在向外射出密集的炮火,不過警報還沒有解除,另一群英國戰艦已經衝到了近處。在差不過五百米的距離上,它們發射了大概20條魚雷,德國戰艦像跳舞一樣扭動著身軀,躲過一條又一條魚雷,而過程可比跳舞刺激驚險得多。這一次“德弗林格”沒再捱揍,一艘魚雷艇挺身而出替它擋住了魚雷,猛烈的爆炸讓這艘勇敢的護衛艦艇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沉沒了,所幸,不少艇員都跳水逃生了,然後很快被我們自己的戰艦救起。另外一艘魚雷艇為了保護“布呂歇爾”號而做出了同樣勇敢的動作,它的運氣要稍好一些,魚雷只炸掉了它的艦艏部分,它還能在同伴的拖帶下撤出戰鬥,而那些因故障滯留戰場的英國艦艇就沒這麼好命了,我們的戰艦像收拾被老鼠夾逮住的老鼠一樣,三兩下將它們解決掉了。
正如德國飛行員觀察到的那樣,被魚雷擊中的“德弗林格”號安然無恙,倒不是英國海軍的新式魚雷威力不夠或者存在技術隱患,問題出在了魚雷的定深上——因為需要對付敵人的大型魚雷艇,哈里奇艦隊出擊時,驅逐艦的魚雷都設定了2米的深度,而“德弗林格”號水線下方2米的位置依然是重點防護區,受到約11英寸厚的裝甲以及雙重防雷隔艙的保護,魚雷的巨大威力在裝甲帶上撕開了一個裂口,貫穿防雷隔艙和燃料艙,造成了一些燃料損失,輕微的艦體滲漏很快得到了控制,只有一些過於精密的光學裝置因為爆炸的猛烈震動而受到損壞。它航速不減,艦上也未出現火勢,彷彿一頭可怕的犀牛,攻擊者用盡全力,它卻無動於衷。
在這次基本未達目的的魚雷攻擊之後,蒂裡特准將下定決心脫離戰鬥,他率領殘餘艦艇隱入先前形成的煙霧當中,朝哈里奇港的方向全速撤退,可就在這時,桅杆上的嘹望員報告說南方海面發現了另一支規模相近的德國艦隊。
蒂裡特准將知道,英國海軍的警戒艦隊和裝甲巡洋艦隊跟一支由兩艘毛奇級戰巡領銜的德國艦隊交過火,但不能確定這是否就是那支德國艦隊,所以他向“大膽”號發去了一條指令:“向南實施戰鬥偵察……如果可能的話。”
在進攻德國艦隊的戰鬥中,“大膽”號率領的艦艇無一戰沉,僅有兩艘驅逐艦因傷退出戰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