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1/4 頁)
��暗賂チ指瘛鋇�12英寸艦炮能夠隨意擊穿“愛爾蘭”號任何位置的裝甲,“戈本”和“布呂歇爾”也能夠摧毀“愛爾蘭”號除艦橋司令塔之外的所有甲板建築。
隨著“不撓”號的退場,“愛爾蘭”號成了這支英國快速艦隊的代理旗艦,由於帕肯漢並未登艦,戴維…貝蒂儼然成了艦隊的實際指揮者。
“愛爾蘭”號的訊號索上很快就出現了符合貝蒂風格的戰術指令。處在艦隊前方的輕巡洋艦率先右轉,後面的艦艇一艘緊跟著一艘,保持交戰距離的意圖畢現無遺。
按照正常邏輯,希佩爾應利用航速優勢迅速縮小雙方的交戰距離,然而“德弗林格”號發出的訊號指令卻不是左轉,而是收攏陣型,全速向前。
隨著新的戰鬥命令得到執行,三艘德國戰列巡洋艦的間距由四五百米調整到三百五十米左右,隨行的輕巡洋艦和大型魚雷艇,領陣的前哨艦退後,壓陣的後衛艦上前,整個偵察艦隊的戰鬥佇列至少縮短了三分之一的長度,在左右兩翼擔當戰鬥警戒的艦艇也向軸心縱隊靠攏。
展翅翱翔的鷹隼發現獵物準備進行撲食時,就會收攏翼展,從高處俯衝而下。
五分鐘過後,“德弗林格”對“愛爾蘭”號的測距讀數變成了一萬一千米,這個距離完全處在戴維…貝蒂可接受的範圍內,所以他沒有作出新的調整,只是在這五分鐘的時間裡,“愛爾蘭”號發射的炮彈無一命中,甚至失去了對“德弗林格”的跨射。三艘德國戰巡的射擊準度也有所下降,所命中的2發穿甲彈依然未對目標造成嚴重破壞,近失彈的實際威脅則可忽略不計。
這時候,“德弗林格”號上升起了“艦隊全速左轉8個羅經點”的戰術訊號旗,這意味著德國偵察艦隊的航線將向左轉90度。
在非常短的時間裡,包括前哨艦、主力戰巡、護航艦、後衛艦在內,17艘德國艦艇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整體轉向的戰術動作,作戰隊形依然保持著轉向之前的緊湊度,稍稍偏出預定航線的艦艇也很快調整回到了正確位置。
完成轉向後,“德弗林格”對“愛爾蘭”號的測距讀數已經增加到了一萬兩千米,而這種大範圍的戰術機動使得雙方戰艦的射擊指揮部門都要重新計算炮術引數,戰場上出現了短暫的沉寂。
這短暫的戰鬥間隙是留給戴維…貝蒂判斷對手意圖並作出及時應對的唯一機會。
戰場的即時狀態,是德國偵察艦隊航向西北偏北、英國快速艦隊西南偏西,雙方航線由大致平行變成了接近垂直,德國艦隊航線的延長線在英國快速艦隊前方,若雙方保持航速航向不變,將各有一次佔據t字陣位的機會。英國艦隊將很快佔據標準的t字頭,但與德國艦隊的距離在萬米左右,而當德國艦隊佔據尾向的t字陣位時,雙方的距離將只有七千米左右。
由於兩支艦隊的主力艦數量為一比三,在雙方以炮戰定勝負的情況下,英國艦隊佔據t字陣位缺乏實際意義,德國艦隊卻能夠在自己的t字陣位獲得殲滅對手的寶貴機會。
戴維…貝蒂很快將視線投向西南方海面,他注意到以兩艘老式戰列艦、兩艘裝甲巡洋艦以及十數艘輕艦艇組成的另一支德國艦隊也已經調整航向。儘管不是英國快速艦隊的對手,它卻勇敢地直衝而來,看樣子是準備與希佩爾艦隊共同烹製一份美味的夾心漢堡。
以戰術而論,要避開兩支德國艦隊的聯手夾擊,貝蒂的最佳選擇是率領艦隊轉向往北,但這也意味著他主動放棄攻擊並摧毀德國支援艦艇的既有意圖。此時此刻,英國主力艦隊的常備和預備通訊波段還都處在阻塞狀態,沒有任何關於它們交戰情況的確切訊息傳來。若是傑利科能夠擊敗對手,那麼快速艦隊的暫時撤退也無礙大局,但如果傑利科再遭挫敗,快速艦隊這一撤可就失去了最好的反擊機會。
英國海軍的雄獅很快做出了自己的抉擇。
在“愛爾蘭”號的調遣下,艦隊左翼的5艘驅逐艦率先朝德國偵察艦隊航路前方撲去,緊接著,處在艦隊後列的6艘驅逐艦以單列縱隊向南疾馳。
以德國偵察艦隊的實力,僅憑這些英國驅逐艦很難威脅到三艘德國戰巡,硬拼必然頭破血流,但它們卻可以用魚雷攻擊迫使對方艦艇做出規避,干擾德國艦隊的戰術節奏,為己方艦隊打破對手包夾爭取時機。
炮火硝煙中,“德弗林格”號以旗語發出了新的戰鬥指令,10艘德國大型魚雷艇分成兩隊,分頭迎著出擊的英國驅逐艦衝了上去。三艘德國戰巡此刻所處的位置只能用前部主炮攻擊英國艦隊的“愛爾蘭”號,希佩爾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