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3/4 頁)
裝突擊隊繞過敵軍火力支撐點,以快如閃電的速楔入敵軍陣地,掩護重灌突擊隊抵近敵方防線並拔除敵軍火力點,進而引導普通步兵全面突破敵人防線。
戰術策略往往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很顯然,突擊部隊的軍官和士兵必須膽大心細、勇猛頑強,面對敵人的機槍和刺刀要能無懼無畏、靈活應付,而且能夠熟練運用從手槍、短刀、鏟到輕機槍、手榴彈、火焰噴‘射’器這些適合近戰的武器,能夠‘交’替掩護,默契配合。突擊作戰要求炮兵不再按照既定時間表而是實際需要提供炮火支援,所以突擊部隊需要與後方部隊實現戰場聯絡,而現有的無線電裝置過笨重,部隊之間的通訊多為有線電話和人力傳遞。此外,突擊部隊需要有完全**作戰的能力,這就得配備工兵、爆破手、醫療兵等等,而多兵種、多角‘色’的‘混’合也意味著後勤補給的難遠遠超過普通步兵部隊……
此前的作戰行動中,胡蒂爾指揮第1近衛步兵師打了好幾場硬仗,他們越是深入法境,受到的阻力越大,而且法隊漸漸意識到塹壕防禦的重要‘性’,在沒有重炮和戰車支援的情況下,以步兵突破塹壕防線難很大。正因如此,胡蒂爾的情緒稍稍有些興奮過頭。夏樹提醒道:“考慮到登陸部隊‘挺’進內陸之後,將無法獲得艦炮火力的持續支援,在過去兩年的軍事‘操’演中,我們多次嘗試了步兵突擊戰術,演習的效果較為樂觀,但您也知道,演習只是對戰場情況的一種主觀模擬,跟真正的打仗完全是兩碼事。保守考慮,我們對亞眠的第一次進攻可能受挫,而參戰部隊必須在一兩個小時之內調整部署,然後立即發起第二次進攻,我們必須在半天之內突入亞眠,並於當天完全佔領亞眠。”
胡蒂爾將軍冷靜下來想了想:“既然選擇清晨發起進攻,那麼我們天亮前就派出尖刀排接近法軍陣地,利用農田、房舍和水渠潛伏下來,進攻前只進行5分鐘的炮火急速‘射’,第1陸戰旅以兩個步兵團的兵力緊隨突擊隊發起第一‘波’衝鋒,9點前進入亞眠城並且控制姆河上的主要橋樑,指引炮兵攻擊姆河西岸目標,在姆河西岸佔領橋頭堡,等到第2陸戰旅的部隊進入城區,再回過頭來肅清姆河東岸的法軍部隊。”
夏樹點點頭,相比於舍爾,胡蒂爾的決斷方式更加乾脆,膽識和魄力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這並不意味著胡蒂爾比舍爾更加優秀。他們一個是海戰指揮官,一個是陸戰指揮官,後者若是出現疏忽或者誤判,在戰場上還有彌補的機會,後者卻可能因為一念之差葬送整支艦隊。
“除了野戰炮兵和列車重炮,我們還能得到海軍航空部隊的直接支援,兩個中隊的海軍飛機將在明天之前全數抵達阿拉斯西郊機場。為了保證這支飛行部隊的安全,西格‘蒙’德將軍已調遣兩營步兵和一營炮兵在機場周圍佈設防線。”說這話時,夏樹並無邀功炫耀之意,但有這樣一位“神通廣大”的參謀長,胡蒂爾肩上的擔無疑會輕鬆不少。
夏樹提到的這些海軍飛機,與“俾斯麥”號搭載的艦載機有所不同,它們平日部署在海軍基地周邊,用以執行近海警戒巡邏任務,對付敵方的飛艇、飛機以及潛水艇。這兩支飛行中隊裝備的機型包括胡伯特c型和d型攻擊機,以及阿爾巴羅特公司製造的信天翁bi/bii型戰鬥機。
。。。
。。。
第7章 戰刀之刃
天將放亮,在德軍陣地的前沿塹壕中,德國第1海軍陸戰旅的將士們刀出鞘、槍上膛,默默等待著進攻的訊號。。。
這條戰線屬於德國陸軍第32步兵師的防區,最一開始,它只是德國步兵們按照作戰條例挖設的臨時陣地,克盧克軍團轉向之後,這裡成了德軍戰爭頭一個月向西推進的最遠端,步兵們開始加固工事,挖設了深達兩米的塹壕並用木頭進行了加固,陣地前沿拉設了帶勾刺的鐵絲網。在一條條犬牙交錯的塹壕中,每隔兩米部署水冷重機槍一挺,五米左右佈設機關炮或小口徑速射炮一門,塹壕後方設有炮兵掩體、彈藥庫、陣地醫院以及預備部隊集結區,這樣的防線正漸漸成為塹壕戰的標準模式。
馬恩河會戰打響的第二天,陣地對面的法隊曾發動過一次師級規模的突擊,但他們只攻佔了部分前哨陣地,便在德軍機槍的交叉掃射和大炮的猛烈轟擊下狼狽撤退,死傷超過千人。在此之後,法軍還在夜間展開了滲透襲擊,西格蒙德將軍計程車兵們相應加強了戒備,並在鐵絲網地帶埋設了地雷。
凌晨4時30分,震耳的炮聲陡然打破了黎明的平靜。片刻之後,對面的法軍陣地傳來山呼海嘯般的爆炸聲,地面不斷傳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