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以青年土耳其黨為首的聯合進步委員會自1909年革命後執掌國內政權,1912年7月,由於奧斯曼軍隊在意土戰爭中連吃敗仗,親英的自由和睦黨人發動政變,將青年土耳其黨趕下了臺。1913年1月,青年土耳其黨的重要領導者恩維爾返回君士坦丁堡,他率領支持者衝進議事廳,當場打死軍事大臣納齊姆帕夏,迫使卡米勒帕夏政府辭職,恢復了青年土耳其黨人的政權)
數日之後,成功領導政變的“土耳其英雄”恩維爾秘密抵達巴登巴登,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親自接見。1909年至1912年執政時期,青年土耳其黨就同德國保持著密切的聯絡,並在意土戰爭和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期間得到了德國與奧匈帝國的政治支援。經過此次政變而躍然成為重要角色的恩維爾,曾於1909年至1911年任駐德武官,為德國人的工作效率及鐵一般的紀律性所折服,故而主張在政治外交上向德國靠攏,並在土耳其建立一支德式新軍,而在意土戰爭期間,恩維爾還自告奮勇地前往北非前線指揮土軍作戰,在昔蘭尼加城外組織防禦直至停戰,被普遍認為是一位有能力的組織者和明智的指揮官。
儘管沒有參與恩維爾同德皇威廉二世的密談,夏樹很快從威廉皇儲那裡獲知了密談的主要內容——奧斯曼帝國將在德國的政治和軍事支援下向巴爾幹四國發動****,為幫助土軍贏得勝利,德國將緊急提供一大批武器彈藥,同時派遣一批資深軍官。他們名義上仍是軍事顧問,但與從前所不同的是,他們此次將直接參與土軍的軍事指揮。
不久,威廉二世從自願報名的將領當中選出一人任這支特殊顧問團隊的團長,他便是日後在近東和西亞戰線叱吒風雲、令協約**隊吃盡苦頭的奧托…利曼…馮…桑德斯。
縱覽一戰歷史,恩維爾和馮…桑德斯將軍算得上是同盟國陣線的重要人物。前者是功過突出的爭議人物,既有亞美尼亞大屠殺的血債在手,也有加里波利戰役的功勳予肩,被土耳其人視為民族英雄,數十年後仍受到國人尊重(遺體運回土耳其時舉行了國葬);後者在軍事領域非常成功,他不僅幫助落後的奧斯曼軍隊進行了現代化建設,一戰期間成為德土聯軍的實際指揮者,在加里波利重挫協約國聯軍,後又在巴勒斯坦戰線抵禦協約**隊進攻,在德土兩國甚至對手那裡均享有良好的聲譽。
可惜作為海軍驕子,夏樹同恩維爾以及馮…桑德斯將軍鮮有交集,而在德土密約簽訂後不久,法提赫帕夏也來到德國。歷經三場重要政變(革命),這位前任蘇丹之子不僅沒有遭受厄運,反而憑著左右逢源之功力步步高昇,此次更是成為新政府的海軍參謀長——在夏樹看來,他的軍事能力還不及一名普通的基爾海軍學院畢業生!
人無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自知之明。法提赫清楚自己的斤兩,也知道奧斯曼海軍的高階將領、軍官多是同自己一樣靠著家世背景和吹噓拍馬上位的庸才。以奧斯曼海軍的現狀,裝備技術落後並非最要命的制約,軍官不能指揮,水兵不懂操作,人人虛耗光陰,勇氣趨近於零,人的消極因素才是導致奧斯曼海軍淪喪墮落的關鍵問題!
想要在對巴爾幹國家的戰爭中有所作為,奧斯曼海軍首先需要一群具備現代軍事素養的指揮官。
意土戰爭期間,夏樹同法提赫有過一次雙贏的合作,此次亦可利用巴爾幹戰事歷練人才,但奧斯曼帝國早先將無畏艦訂單交給了英國維克斯船廠,這讓夏樹心有不爽。既然故友已經是奧斯曼海軍的高層核心這一,而造艦聯盟的新成員——不萊梅威塞爾船廠能夠建造大型戰艦的船塢尚未尋獲合適的訂單,他遂順理成章地提出要求:奧斯曼帝國的第二艘無畏艦必須向德國訂造。
在奧斯曼海軍,英國顧問和教官的影響力佔據著主要地位,就如同德國顧問、教官在奧斯曼陸軍的地位一樣,而在自由和睦黨人執掌政權的半年時間裡,英國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加,青年土耳其黨的政變令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新的海軍大臣和艦隊司令要麼是親德派,要麼是無明確傾向的民族主義者。反正前一艘向英國訂購的無畏艦隻付了80萬英鎊的定金,能否籌齊後續款項還不得而知,第二艘無畏艦繼續向英國訂造也只是前任奧斯曼政府的意向性決定,並未簽署具有約束效力的協約,法提赫遂拍胸脯向夏樹保證:只要他在任一天,奧斯曼海軍對外訂購的新戰艦就絕不會將訂單交給德國之外的造船廠。
在將這份承諾定為兩國密約的一項條款之後,夏樹向提爾皮茨及威廉二世報告了自己的方案設想,即向奧斯曼海軍派遣一支由參謀軍官、艦艇軍官、技術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