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第3/4 頁)
徒和天主教徒本來就沒有你死我活的矛盾,流血衝突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少數人別有用心的挑唆,但無產階級革命跟君主專政則類似於水跟火的關係,壓根沒有和平共存的可能。
如若讓夏樹來執掌俄國政權,那麼化解階級矛盾的根本辦法就是改變國家貧窮落後、官員**無能的現狀,努力恢復社會秩序,提高基層勞動者的生活條件,否則的話,廣大百姓群眾整天餓著肚子,把宣揚民族主義思想、激發民眾愛國情緒的說辭修飾得再感人肺腑也無濟於事,但科科夫佐夫以及他所效力的君主卻只是想著如何走捷徑,他們總覺得眼前這位氣度不凡的年輕國王是有辦法的,之所以顧左右而言它,是因為還沒有收到讓他滿意的條件。
早在夏樹出訪之前,愛爾蘭派駐俄國的外交官員和軍事武官就跟負責海軍事務的俄**政官員進行過初步的溝通,提及國王陛下此行將積極促進愛爾蘭與各個國家在工業軍事等領域的合作,為表誠意,他們可以考慮為俄國海軍無償改裝一艘中型或大型戰艦——所謂的無償,是在改裝過程中不收取技術和人工費用,但所需要的材料、裝置以及武器還是要由俄國方面負擔。
解決社會矛盾的話題沒能談到一條道上,尼古拉二世轉而談起了兩國的軍事合作,科科夫佐夫識趣地誇讚了愛爾蘭造船和航空工業的發展速度,若有若無地說起了俄國海軍的現代化宏圖,尼古拉二世當場表示,俄國的軍事採購不應拘泥於本國企業,對於本國尚不具備製造能力的,或是技術標準過低、成本造價過高的,都應積極尋求外購途徑,愛爾蘭的飛機和輕型艦艇便是國際軍火市場上公認的物美價廉貨。
之前造訪瑞典和芬蘭,夏樹各定下了一艘戰艦的改裝合作,這是向外界展示愛爾蘭造船技藝、招攬潛在顧客的商業策略,也是為本國造船廠積累技術經驗、拓寬設計思路的舉措,初期雖要倒貼不少,後期必然能夠從軍事訂單中獲得足夠的回報。
近代以來,俄國非常注重本國的軍事工業發展,從槍械彈藥、火炮車輛到戰列艦、轟炸機都已實現了國產化,但一方面受制於產能不足,一方面希望透過外購來取長補短,俄國還是從其他國家訂購了不少艦艇——在英國訂購裝甲巡洋艦、在法國訂購戰列艦、在德國訂購巡洋艦和潛水艇,看起來五花八門,從俄國在20世紀初經歷的兩場戰爭來看,這些外購訂單可沒有花冤枉錢,它們或給俄國工程師帶來了重要的技術啟發,進而運用在俄國自行建造的艦艇上,或在戰場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甚至反過來給建造它們的國家制造了不小的損失。
雙方各取所需,按說很容易達成一致,可在如今的特殊形勢下,雙方又各有顧慮。夏樹擔心俄國政權更迭,替俄國海軍改裝艦艇不僅要賠下血本,還賺不到吆喝,甚至遺留下一堆的政治外交問題,有這些精力物力足以給本國海軍多裝備幾艘新式潛艇,尼古拉二世這邊所擔心的東西更多更復雜,他們覺得太好的艦艇送去改裝將會洩露俄國海軍的核心技術機密,太差的艦艇又根本沒有技術改裝的必要,還白白浪費了愛爾蘭人贈予的“促銷大禮”,而且一艘艦艇開往愛爾蘭維修,肯定要有一定數量的艦員隨行,萬一這些人在國外逗留期間受到了先進思想的薰陶,然後又把“致命病菌”帶回國內,豈不是往火上澆油?
圍繞這些不便明言但又不得不提的問題,雙方隱晦地試探著、討論著,過長的會晤時間首先令尼古拉二世失去了耐心,他戲謔地提議說,乾脆把喀琅施塔得港內所有一千噸以上的艦艇名字寫在紙片上,由他或愛爾蘭國王蒙著眼睛抽取,抽到哪艘艦艇就簽署哪艘艦艇的改裝合同。夏樹當即笑著反問說,如果抽到了“甘古特”號怎麼辦?無畏艦的現代化改裝費用通常佔到造艦成本的20%以上,愛爾蘭政府可沒有準備這麼一大筆資金!
玩笑畢竟是玩笑,沒有人會把它當真,但在這種無形的催促下,雙方拿出了最高的效率,初步選定俄國海軍的裝甲巡洋艦“留裡克”號作為此次的合作物件。這艘戰艦是沙皇俄國在日俄戰爭後為了補充損失而從英國訂購的,由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負責建造,於1906年11月下水,1909年7月完工。它滿載排水量一萬七千噸,與英國的牛頭怪、德國的沙恩霍斯特、法國的埃德加…居內、日本的鞍馬級、美國的田納西級大致屬於一個量級的對手,這些“終極裝巡”在設計上各有千秋,但是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出現讓它們失去了設計建造之初的鋒芒。大戰期間,無論是保持中立的美國,還是相繼參戰但是遠離主戰場的義大利、日本,它們所服役的裝甲巡洋艦基本上都處於奔波忙碌的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