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3/4 頁)
標,但海面上疾馳的黑影數量並沒有顯著減少。
“目標方位,距離,三、四、五號主炮對部分目標喪失射界。”
在愛爾蘭驅逐艦的指揮艦橋裡,每當測距情況從雷達室或觀測哨傳遞過來,氣氛總是異樣的凝重——真槍實彈的戰鬥遠比訓練操演的情況來得艱難。
身穿雙排扣軍服的艦長冷靜下令:“主炮自由射擊!開啟探照燈,注意觀察海面。這個距離,敵方艦艇隨時可能投射魚雷!”
四盞大功率探照燈將周圍海面照得通亮,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及時發現來襲的魚雷,壞處是暴露了戰艦方位,容易像吸鐵石一樣吸引敵方艦艇的攻擊。
沒過一分鐘,艦橋上部的觀察哨就傳來驚呼:“右前度,米位置發現魚雷航跡!”
一根探照燈光柱死死鎖定那條白色航跡,一門4毫米機炮和一座四聯裝毫米機槍在第一時間投入近防,然而小口徑炮彈和機槍彈只有很小的機率引爆水下三四米深度的魚雷。
艦長以望遠鏡觀察海面,片刻過後,他鎮定下令:“右滿舵,轉個羅經點!”
“滿舵右!轉羅經點!”大副一邊複述命令,一邊飛快轉動舵盤。
頃刻,艦橋上方再度傳來驚呼:“右前度,米發現第二條魚雷航跡!”
角度和距離只是肉眼估測,跟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出入,指揮官必須依照自己的判斷指引戰艦轉向。以驅逐艦的機動力,規避一兩條魚雷不難,難的是及時發現來襲的魚雷,而當魚雷密度達到飽和程度時,任指揮官天賦異稟、戰艦效能超群也無濟於事。
驅逐艦很快完成了右轉個羅經點也即點度的戰術機動,不僅成功避開了第一條魚雷,亦順勢錯開了第二條魚雷的航跡軌跡,艦長迅即將目光投向稍遠處。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隨著敵方魚雷艇群展開攻擊,雷達探測的效率儼然趕不上目視觀察了,艦長意識到有七艘英國魚雷艇正朝左舷方向的“不萊梅”號猛撲過去,若在危險範圍內齊射魚雷,那艘德國輕巡洋艦很可能遭遇不測,若它們利用超群機動能力衝殺過去,則有可能威脅到剛剛結束炮擊的四艘德國無畏艦!
於是,艦長直接向射擊指揮室下令:“對左舷度目標展開五輪移動速射!”
這個方位超出了艦尾兩門後向主炮的射界,無需解釋,命令自然被理解為兩門前主炮和一門舯部主炮的部分齊射。在射擊指揮室的操控下,三門毫米口徑的克虜伯艦炮再次齊整指向同一方位。大約秒後,三門主炮一致壓低炮口,爾後猛然發出齊聲怒吼。
在炮手們的努力下,三門主炮的五輪齊射只用了半分多鐘,炮手裝填炮彈和射控室調整射擊諸元互不干擾,而從彈著點緊隨目標移動的情況來看,射擊準度無可挑剔!
在此起彼伏的警報聲中,艦長極為冷靜地觀察著戰場形勢的變化,他指揮戰艦全速右轉個羅經點,鏘鏘避開了接踵射來的幾條魚雷,然後命令全部主炮對左舷4度目標進行五輪移動速射——那些英國魚雷艇已經突進至“不萊梅”號右前位置,德國輕巡洋艦槍炮齊發,閃爍的火光密密麻麻分佈全艦。
“右舷方向衝過來一艘魚雷艇!”
這個來自艦橋觀測哨的報告是如此急促,竟然沒有對距離和方位做出估測,而當艦橋裡的軍官們將視線轉向右舷時,所有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這傢伙是怎麼穿過火力網來到自己眼皮底下的?
那艘鉛灰色塗裝的魚雷艇外觀小巧、身形低矮,賽艇型前甲板光滑如壁,駕駛室位於艇身中後部,舷側前後擺開兩具魚雷發射管,可以同時發射四條魚雷形成攻擊扇面,也可以邊轉向邊投射魚雷,從而將四條魚雷射向同一目標。
此時此刻,它離愛爾蘭驅逐艦不過千餘米,這早已處在艇載魚雷的有效射程之內,英國魚雷艇沒有發射魚雷而是冒險迫近,顯然是想對它來個一擊必殺。
探知危險敵情,艦上有兩盞探照燈同時鎖定了這艘勇猛異常的英國魚雷艇,攻擊左舷目標的主炮來不及回撥,4毫米機關炮此時成為了禦敵的主要火力,連串機關炮彈猛烈掃射,在英國魚雷艇周圍激起水柱無數。透過望遠鏡,愛爾蘭海軍軍官們看到英國魚雷艇駕駛艙的擋風玻璃被打得粉碎,駕駛艙裡想必一片狼藉,但這艘魚雷艇卻沒有調頭逃離,更讓人心驚肉跳的是,在離“斯萊戈”號還有大約五百米的時候,艇上的四具魚雷發射管紛紛噴吐白氣,一條條周身漆黑的魚雷躍入水中,海面頓時水泡翻騰。
“全速右轉!”艦長吼道,這是個沒有度量的命令,避開魚雷就是成功,不然便要成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