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第3/4 頁)
接受建議,我會跟他進行一次面對面的詳談,看他能否應付當下的局面,再做最終的定奪。”
作為當事人之一,萊因哈特…舍爾當即表態:“如此甚好。”
雷德爾端坐原地,不置可否。
至於主管德國海軍人事的曾克爾上將,從頭到尾都沒有表態。
當天中午,一份以小威廉私人名義拍發的密碼電報被呈送到了夏樹面前。對自己長兄——霍亨索倫家族第一繼承人的想法,他一點不覺得意外。安穩地睡過了午覺,他在辦公室召見內閣首相羅爾…麥克林及三軍總司令,徵詢這些重臣的意見。
從政治立場出發,首相認為愛爾蘭國王可以考慮火線接任同盟國艦隊司令一職,但前提是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登艦指揮戰鬥,而是在相對安全的陸上司令部運籌帷幄,若這一前提無法得到保證,便應明確地予以拒絕——國王的安危直接關係到愛爾蘭的穩定,關係到六百萬愛爾蘭人的命運,絕對不容有失。
從軍事角度考慮,將領們覺得由愛爾蘭國王執掌同盟國艦隊的指揮權有好有壞,好處是有利於提高愛爾蘭在同盟國陣營的軍事地位,而且可以在戰鬥中優先照顧愛爾蘭艦艇,讓愛爾蘭海軍官兵多漲經驗少吃虧,壞處是一旦戰局不利,不但國王本人的威名受到影響,愛爾蘭的利益也容易受到損害。
既然首相和三軍司令的想法跟自己的考慮基本一致,夏樹果斷道:“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謝絕德國皇儲殿下的邀請。”
曾長期擔任愛爾蘭外交大臣的現任首相羅爾…麥克林立即表態贊同,陸軍司令威廉…布蘭特上將和空軍司令羅伯特…德布洛尼上將略有些意外,但也都覺得這個決定是理智穩重的,唯獨海軍司令肖恩…珀塞爾上將流露出複雜表情。
夏樹沒有向他們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而當首相和上將們離開王宮之時,海軍參謀長貝克少將正尊奉國王之命,利用愛爾蘭海軍的情報和參謀資源梳理分析當前的海戰形勢。
當天晚上,夏樹來到愛爾蘭海軍參謀部,以同盟國艦隊指揮官的角色與參謀軍官們進行兵棋推演,經過三個多小時的交鋒,艱難扭轉戰局,贏得了模擬海戰的勝利。
可是從海軍參謀部返回王宮途中,夏樹臉上卻沒有勝利者的喜悅,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貝克和參謀軍官們並沒有在兵棋推演中竭盡全力,負責技術判定的軍官也有意無意地偏袒自己,這才讓兵棋推演中的同盟國艦隊戰勝了強大的美英艦隊,而且這場戰爭式的兵棋推演模擬的時間跨度是兩年左右,交戰雙方補充的艦艇數量假設為一比一,如今美國和德國的工業規模相差不大,可是民主國家、自由市場的效率顯然高於獨裁國家、官僚經濟,且不說美國的地緣利於全力造艦,即便投入同等資源,美國也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爆出更多的戰艦來。
回想起上一場大戰時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夏樹不禁仰面感嘆:亞速爾之戰未能搶得先機,果然遺患無窮啊!
收到愛爾蘭國王婉拒邀請的電報,小威廉當晚便將舍爾、曾克爾、雷德爾三人召到辦公室,將這一情況如實相告。
儘管這意味著自己很可能得到重新披掛上陣的機會,舍爾看起來一點也不興奮,反倒有些失落和遺憾,而歷任德國偵察艦隊參謀長、公海艦隊參謀長、海軍軍需總監直至成為帝國海軍參謀本部掌門人的埃裡希…雷德爾這時並沒有再為舍爾說話,他安靜地坐在那裡,安靜地等待最終結果。
最後一刻,曾克爾上將開口道:“從普魯士到德意志帝國,海軍部最高長官降格擔任艦隊司令的事情從未發生過,我毫不懷疑舍爾元帥的指揮能力,但從戰略高度考慮,此舉不甚妥當,所以懇請元帥深思熟慮,慎重決定。”
“難道閣下可有比在下更適合的人選?”舍爾以同樣的反問應對曾克爾的異議。
曾克爾看了看威廉皇儲:“馮…達爾維格上將和馮…羅伊特上將的資歷、能力不及舍爾元帥,但有元帥在後方排程節制,或許可以一試。”
舍爾直言道:“達爾維格遇事猶豫,容易貽誤戰機,羅伊特太過剛猛而謀略不足,這兩位擔任分艦隊司令尚可,指揮同盟國艦隊還不如貝恩克。”
“明日我將與父皇通電話商討此事,如若陛下認可,那麼……”小威廉向舍爾頜首道,“希望元帥早日能夠給我們帶來勝利的好訊息。”
第157章 重整艦隊
自從在1914年的凡爾登血戰中樹立軍事威望以來,皇儲小威廉逐漸成為了德**事力量的最高指揮官,而到了20年代中後期,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