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頁)
最熟悉的。”
他自己第四十五章 六品功法(上)也沒太大信心,只是抱著聊勝於無的態度。
然而潘美低頭沉思了一會,隨即便抬頭,吐氣道:“謝謝師兄,這道難關,咱終於悟了。”
“你領悟了?”嶽鼎都不禁有些難以相信。
潘美點點頭,然後抽出纏在腰間的紫薇軟劍,揮手擊出,刺向旁邊一盞茶杯。
她沒有一劍將茶杯劈開,而是輕輕的點在了茶杯表面上,那力道過於輕巧,令人不由得懷疑能否在這盞茶杯上留下一道印記。
咔嚓!
一聲脆響,以劍刺中的點為中心,無數蛛網般的裂縫向四周蔓延開,接著整個茶杯化作一堆晶瑩的細小碎片,好似被砍了成千上萬劍一般。
潘美一臉淡然的自說自話:“雖名破氣式。可能破的不僅僅是虛無的氣,相同的道理也能運用在實物上,實際上比起虛無的氣,實物更容易需找到關鍵的那一點。”
嶽鼎微微一愣,隨即苦笑一聲:“我本來還擔心師妹是否真的領悟,不想卻是小瞧了師妹,只想著獨孤九劍非只‘九劍’的道理。卻未曾想到破氣式也未必只能破‘氣’。第四十五章 六品功法(上)”
潘美謙虛道:“非是師兄想不到,而是這等手段過於雞肋,實戰中。唯二實物就是敵人本身和使用的兵刃,可相比刺中敵人身體上的要穴,直接一劍殺了不是更快。至於兵刃千行萬變,若是有能力在交手刺中兵刃的要穴,那麼直接刺殺敵人本身也更為輕鬆。”
嶽鼎思索道:“若敵人使用的是大盾一類的笨拙武器,又或者術修的防禦法寶,興許便有用武之地了,倒是師妹你能這麼快領悟破氣式的奧妙,著實令人驚歎。”
潘美沉默了一會,隨即道:“其實破氣式的奧義無非在於‘以無厚入有間’,非是咱自誇,在廚藝上咱是宗師級別。已經領悟了庖丁解牛的深意,當初在修煉獨孤九劍的時候,就曾發現兩者間有許多相通之處,所以觸類旁通之下,並不難印證。”
嶽鼎經提醒。覺得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庖丁解牛,應用在實戰中,就相當於尋找到抵擋力量最薄弱的一條線切進去,將其肢節掉,若說破氣式是透過擊中一點來將整體瓦解掉,那麼庖丁解牛就是透過切入某條線來將整體分裂掉,前者殺傷力更強,後者更容易實現。
他不由得回想起對敵時的記憶,那時冰面倒映出來的,乃是縱橫交錯的線,而兩條線相交時出現交點,當時他選擇的是刺中點,倘若換成依照線切下去,想來就是庖丁解牛的結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嶽鼎忍不住感慨了一句,他沒有小看天下英雄的意思,也知道人人都有其特長,可沒想到仍然被現實教訓了一回:天下並非只有你是天才!
他隨後轉身離開,留下潘美一人慢慢琢磨,完善獨孤九劍的技巧。
回到房間的嶽鼎,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將心神沉入到識海空間中,然後驚喜的發現,聲望已經突破了一千大關,功法區開啟了六品武學,功德點數從一千到四千。
如《北冥神功》、《六脈神劍》、《不死法印》、《天刀八法》、《排雲掌》、《風神腿》等武學都已出現。
嶽鼎按照記憶的熟悉程度,去找了《大唐雙龍傳》武學,翻了幾本簡介後,不得不嘆氣的放棄。
大唐世界中,高手都是重意不重形的,他們的武學適合個人,卻不適合一個門派的傳承。天下武功的種類數不勝數,但是能夠代代傳承下去,每一代都能造就出傑出高手的武功如鳳毛麟角。
比如井中八法或許是最適合寇仲的武功,但卻絕對不是一個能夠傳承下去的武功,而且它也不是八種招式,而是八種戰術,每一種戰術可以演化出任意的招式,只要符合這種戰術,任意招式都沒有關係。
這點上看起來跟獨孤九劍頗為相同,然而獨孤九劍本質依然是術,誰都可以修煉的小術,而井中八法卻是道,只能獨行的大道。
聽起來似乎道要高於術,然則大道易得,小術難求,井中八法帶有太濃厚的個人sè彩,除非修煉者的心xìng跟寇仲極其相似,否則連個形都學不來。
像全真劍法這等有招有式的劍法,就算修習者的心xìng跟創始者王重陽截然不同,可只要肯下苦功夫,依樣畫葫蘆照樣能學個似模似樣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